郭斯萍

作品数:59被引量:43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精神性自我大学生中国人心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现代教学》《职教论坛》《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何以“泛爱众”?儒家伦理精神性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年第1期66-70,222,共6页杨继 李柯漾 郑文浩 郭斯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心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及训练模式研究(20YJA190007)。
目的:探究儒家伦理精神性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共情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儒家伦理精神性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9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儒家伦理精神性、自尊...
关键词:儒家伦理精神性 亲社会行为 自尊 共情 大学生 
精神自觉:文化转型下中国人自我困境的突破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郭斯萍 
人类个体作为一个具有精神追求的自我意识生命,不能仅仅依赖于生物功能、社会关系来界定自我,也不能只有宗教的精神性路径。代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最先进的精神性内容,应该体现在大部分社会成员的个体自我成长中。否则社会就会变成丛林,...
关键词:精神自觉 文化转型 中国人自我 
精神智力:国外精神性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学进展》2023年第3期852-860,共9页邓紫璇 郭斯萍 
近年来,随着精神性对于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关于精神性的心理学研究也逐渐增加,在20世纪末,有学者提出将精神性和智力融合在一起,从而诞生了精神智力这一新的概念,人类智力的整体画面变得更加完整清晰。虽然精神智力诞生之初有...
关键词:精神智力 精神性 进展 
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观对中国女性自我意识发展影响综述研究
《爱情婚姻家庭》2022年第28期168-170,共3页何旖清 郭斯萍 
博士后在站课题:中国当代女性自我意识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儒家家庭伦理观与后家庭时代理论交叠视角(2022-2023)。
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观是传统儒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不同社会发展时期都对女性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直至今日,也对当代女性自我意识发展发挥效用,中国当代女性应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女性自我意识发展之路。另外,传统儒家家庭伦理...
关键词: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观 女性自我意识 现代家庭伦理转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再评价——从文化心理学角度被引量:30
《心理研究》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郭斯萍 张晓冰 
华生的刺激-反应学说强调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重视刺激源的研究。而斯金纳提出的行为强化理论则认为没有刺激同样有反应,刺激只是强化的一种手段。与传统行为主义相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主体、行为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注重了人...
关键词:刺激-反应理论 强化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文化反应 
精神性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探究
《宗教心理学》2021年第1期86-96,共11页柳林 郭斯萍 
精神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发展自我的需要,与人们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西方对精神性的研究主要在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对精神性的定义也会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西方精神性的概念...
关键词:精神性 宗教 心理健康 
从自我到自我观: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心理学进展》2020年第12期1986-1992,共7页李芸 余琼 郭斯萍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确立为哲学使命后,人类对“自我”探索的序幕自此揭开。自我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观”则是影响自我的更为本质的存在。文化心理学指出,文化与人的心理相互建构、相互影响。由此,文化...
关键词:自我观 自我 文化心理学 
群体身份与惩罚对信任与合作的影响被引量:1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8期496-502,512,共8页袁晓劲 郭斯萍 
采用“移除惩罚范式”,以群体身份与惩罚为自变量,以公共物品博弈中的信任与合作为因变量,探讨群体身份与惩罚对信任与合作的影响机制,寻求提高信任与合作水平的方法。结果显示:相比于无惩罚,惩罚存在时被试的信任水平与合作水平更高;...
关键词:群体身份 惩罚 信任 合作 公共物品博弈 
试论儒家伦理的精神性内涵及其心理健康价值被引量:1
《宗教心理学》2018年第1期33-49,共17页郭斯萍 柳林 
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广州市中学生精神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013A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重点论述儒家伦理之精神性内涵及其当代心理健康价值。儒家伦理思想从先秦百家之一种学说发展为汇通儒道佛的理学,经过历史的磨砺与选择,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名片,成为洗印中国人心理的统一底片,这种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关键词:儒家伦理 伦理精神性 心理健康 
仁者何以不忧?——试论儒家伦理与心身健康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11-119,共9页郭斯萍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2013A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精神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可以存在于宗教组织中,也可以在宗教组织之外。研究表明,精神性能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及寿命。儒家认为人的心身健康和伦理是互相影响的,认为"圣贤必不害心疾",即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患心理疾病的。...
关键词:精神性 儒家伦理 心身健康 认知神经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