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暄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图书馆更多>>
发文主题:刻本印本版本学古籍版本古籍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图书馆杂志》《文献》《苏州文博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丛书刊刻与印本差异——以江南地区的明清刻本为主
《苏州文博论丛》2023年第1期155-165,共11页郭立暄 
本文结合版本鉴定实践,从单刻与零种、次序编排与子目出入、文字内容改换三方面,说明在古籍刊印过程中,丛书可能出现的形式文字差异,并讨论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丛书 明清刻本 江南地区 
印本视角与目录之改进
《文献》2023年第6期98-120,共23页郭立暄 
传统古籍目录大致有篇次、叙录和条目三个着眼点。本文列举若干版本鉴定实例,说明以印本视角考察,采用印次与翻版比勘互证的方法,可在篇次梳理、叙录推原、条目编制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可改变目录旧有的刻板面目,促使目录学这门古老学...
关键词:印本视角 篇次 叙录 条目 《四库全书总目》 
专刊导言
《文献》2022年第6期4-7,共4页郭立暄 
在中国历史中很长一个阶段,雕版印刷是居于主流的出版方式。从清朝后期开始,出版经历了印刷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大概到二十世纪初,石印本、排印本等现代版本已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大有与雕版印本抗礼并逐渐取而代之的势头。这就产生了一...
关键词:印刷方式 雕版印刷 排印本 石印本 现代版本 清朝后期 市场份额 阅读和写作 
顾广圻校刻本《述学》之谜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2期38-51,共14页郭立暄 
汪中《述学》一书刊刻过程较为曲折,针对先后出现的几种版本,曾衍生出层层误会。近年经过学者细致研究,有关疑问已相继解决。唯有顾广圻为汪喜孙校刻本面目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清刻本印次的调查,否定了道光三年汪喜孙刻本的存在,初步...
关键词:述学 顾广圻 汪中 刘台拱 
惠栋手批本《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考辨
《文献》2014年第5期25-31,共7页郭立暄 
清康熙年间,王士稹《渔洋山人精华录》刊刻后,有惠栋《训纂》、金荣《笺注》二家注释本行世。查慎行、何焯、杭世骏、惠栋、翁方纲、丁晏等曾在各自所持的版本上,以亲手批点的形式抒发心得。后来藏家又依据所见,辗转过录诸氏批语。...
关键词:惠栋 笺注 精华 山人 渔洋 考辨 康熙年间 图书馆藏 
明代的翻版及其收藏著录被引量:1
《文献》2012年第4期25-37,共13页郭立暄 
明代继宋、元而起,出版业繁兴,制作了大量翻版,其中的佳椠,受到明清以来藏家与学者的喜爱。学者以撰写书志、题跋记、序跋等形式,登于著录。本文将就笔者所见,胪列明代著名的翻版,梳理其在传统著录的情况。文中部分判定意见,与...
关键词:著录 明代 收藏 出版业 学者 序跋 
陶子麟刻《方言》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2
《文献》2011年第1期69-75,共7页郭立暄 
民国初年,傅增湘收得宋庆元六年(1200)浔阳郡斋刻本《鞲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以下简称《方言》),请当时的名手陶子麟精摹付刊。这段经历从过程到结局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为理解我国清末民初翻刻(主要指以宋元本摹真为目标...
关键词:《方言》 民国初年 清末民初 傅增湘 宋元 刻本 
再论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的不同版本被引量:2
《图书馆杂志》2009年第4期71-75,共5页郭立暄 
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在文本上有初校本与第六次校本的差异,相关版本有七种之多。本文查考了这七种版本的刻印、文字情况,纠正了前人对此书异本数量、诸版本传承关系等问题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文心雕龙 梅庆生 版本 
顾广圻刻《尔雅》的版本问题被引量:2
《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9期75-77,74,共4页郭立暄 
清嘉庆顾广圻刻本《尔雅》系据明嘉靖吴元恭刻本翻刻,文字经过校改。本文通过对传世不同印本的校对后发现,顾本有初印、后印之别,文字较吴本有所校改。校改的依据是另一系统的文本。
关键词:《尔雅》 吴元恭 顾广圻 
论刘应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厢记》被引量:4
《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5期74-78,共5页郭立暄 
刘应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厢记》因其罕见而很少被研究。本文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东亚图书馆所藏的《西厢记》刘氏本的总评、眉批、版画、释义、字音与其他相关版本进行比较,指出刘氏本的发现对理清《西厢记》版本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西厢记》 刘应袭 李赟 陈继儒 汤显祖 容与堂 版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