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霖浩

作品数:9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海温中尺度涡风暴轴数值模拟NAO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学报》《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华西秋雨趋势变化的年代际转折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4
《气候与环境研究》2020年第1期90-102,共13页陈剀 钟霖浩 华丽娟 陈文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2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72~~
华西地区(25°N^35°N,100°E^110°E)是中国秋季降水主要地区之一。本文根据华西地区72站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德莱中心海温及海冰资料,利用相关和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961~2014年华西地区秋雨的年代际变率及其与...
关键词:华西秋雨 年代际趋势变化 投影时间序列 大气环流 海温 
北大西洋海表面温度锋与大西洋风暴路径及大气大尺度异常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6年第4期449-466,共18页周雅娟 钟霖浩 华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64;41475072;41175057~~
运用NCEP、Had ISST再分析资料,北大西洋涛动(NAO)月指数序列,探讨了海表面温度(SST)锋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北大西洋SST锋的主要气候变率及其与北大西洋风暴轴和大气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剔除季节循环后的SST锋显示其最主...
关键词:北大西洋 海表面温度锋 风暴轴 NAO 
冬季北美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及与NAO的关系被引量:1
《海洋通报》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付强 钟霖浩 罗德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5064;4147507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9)
基于气旋识别追踪算方法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提取获得了北美北大西洋地区(20°N-80°N,130°W-0°W)1979-2012年冬季的温带气旋数据集。经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气旋的生成源地和活动范围有向西南方向漂移的趋势,且温带气旋生成源地的...
关键词:温带气旋 识别追踪 北大西洋涛动 合成分析 
南海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征被引量:5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16年第1期97-106,共10页黄亚文 华丽娟 钟霖浩 冯士德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75064,41475072,and 41175057)
利用1992年10月至2012年4月共19.5年的中尺度涡集研究南海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南海中尺度涡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大多数涡旋向西移动并伴有经向偏移.受南海环流形式的影响,东向移动涡旋多发生于吕宋岛西南部和越南东部海域.涡旋发生...
关键词:南海 中尺度涡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先兆信号的影响被引量:11
《应用气象学报》2015年第5期536-544,共9页柯宗建 华丽娟 钟霖浩 杜良敏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90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51;41205039;41105070)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CMAP格点降水资料和中国气象站降水资料,通过合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2年东亚夏季风强度与其先兆信号的关系,并分析了热带海温异常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先兆...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 先兆信号指数 海温 多雨带 
黑潮延伸体中尺度涡年代际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变化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0
《大气科学》2015年第5期861-874,共14页冯劭华 罗德海 钟霖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03500;2013CB956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9064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005019
利用18年带通滤波的卫星高度计资料,通过引入黑潮延伸体中尺度涡能量(EKE)的面积指数,分析了黑潮延伸体中尺度涡EKE的强度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它们与北太平洋风暴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潮延伸...
关键词:黑潮延伸体 中尺度涡 风暴轴 相关性 
不同CO_2浓度背景下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变化机制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1年第23期1910-1919,共10页牟林 宋军 钟霖浩 王兰宁 李欢 李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40025,4100600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0905001,201005019);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9JCYBJC07400);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博士奖学金(DAAD)资助项目
关于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的动力机制,历来有"斜压密度流"和"正压效应"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作为热盐环流(THC)重要组成部分的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变化的动力机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基于德国Max-Planck气...
关键词: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 CO2 全球变暖 动力机制 数值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