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贤勤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元古代燧石叠层石地球化学特征元古宙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自然》《古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东海岩群双湖石墨矿成因:来自有机碳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3期199-204,共6页严贤勤 孟凡巍 徐明钻 梁胜跃 张国权 臧小豹 陈峰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课题号:183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56114400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151611)的联合支持~~
中国北方古元古代孔达岩系内含有丰富的石墨矿,其地质年龄主要集中在20-23亿年之间;片麻岩系中石墨的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2.8‰到-21.5‰之间,被认为来源于古代有机质沉积后的变质作用;而少量石墨的碳同位素数据在-10‰到-5‰之间,...
关键词:石墨矿 碳同位素 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 东海岩群 
我国新元古代叠层石的性状编码被引量:2
《古生物学报》2015年第4期444-452,共9页严贤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05)的经费资助
叠层石性状编码是运用一组阿拉伯数字记录叠层石各种性状的编码。反映一个叠层石形态和结构特征的性状主要包括柱体形态、大小、高度、分枝方式、分枝频率、层理形态、叠置方式、柱体边缘特征、横断面形态和微结构等十个项目。编码的每...
关键词:叠层石 性状编码 新元古代 
最古老的化石——叠层石
《大自然》2013年第5期50-53,共4页欧志吉 陈翔 严贤勤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石化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来自遥远的过去。化石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巨变,充满传奇色彩,因此逐渐受到广大奇石爱好者的青睐与追捧。然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叠层石——却鲜有人知。
关键词:叠层石 化石 地球 岩石 
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燧石中微体生物化石新资料被引量:12
《古生物学报》2012年第1期26-55,共30页代珍 严贤勤 袁训来 尹磊明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25006,41030209,41130209)联合资助
我国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产出丰富的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其中保存了大量微体生物化石。本研究通过岩石切片法发现了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精美的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鉴定出12属16种,即有丝状蓝藻6属10种(包含2个未定种):Siphonophycus...
关键词:微体生物化石 九顶山组 元古宙 徐淮地区 
江苏金坛盐矿形成时期盐湖水体成分:来自石盐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7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第3期324-328,共5页孟凡巍 倪培 严贤勤 王天刚 燕夔 王国光 赵超 宋伟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03018;J0930006);中国博士后基金(No.20070411040);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0701012C);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14-08-1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073108)的共同资助
我国白垩纪晚期—古近纪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金坛盐矿就是该时期始新世中晚期的盐湖沉积。本次研究首次在国内半定量的进行了石盐原生包裹体的分析,发现其中Ca2+缺失而富含SO42-,原始卤水成分为Na-Mg-K-...
关键词:包裹体 低温冷冻扫描电镜-能谱法 MG/CA 金坛盐矿 江苏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燧石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4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3期295-302,共8页严贤勤 孟凡巍 袁训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2003);科学技术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3CB7168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基金(KZCX3-SW-141)的经费支持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燧石结核中保存有很好的丝状、球形蓝藻和细菌化石。为了探讨其化石化过程和沉积环境,我们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燧石结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燧石结核中Al/(Al+Fe+Mn)值为0.127—0.383,平均0.247;Ti O2和Al2O...
关键词:新元古代 九顶山组 燧石结核 地球化学特征 徐淮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