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敏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庆石油勘探局更多>>
发文主题:活性氧化铝除砷饮水吸附法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卫生工程学》《卫生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电渗析饮用水的腐蚀及其控制研究
《卫生研究》1997年第2期90-93,共4页李树猷 何淑敏 郑宇 周淑玉 黄承武 杨森 焦自梅 翟兴宏 肖亚莉 
电渗析饮用水的稳定指数>9.0,其侵蚀度高达0.59mm/a具有极严重的腐蚀性,是某油田生活供水管网产生“红水”和严重锈蚀的根本原因;水中铁细菌和硫细菌的大量存在则是管道结瘤、堵塞的生物学原因。电渗析淡水经再矿化后,...
关键词:电渗析饮用水 腐蚀 侵蚀度 稳定指数 再矿化 
活性氧化铝去除饮水中共存砷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卫生研究》1995年第2期88-90,共3页李树猷 郑宇 何淑敏 唐志刚 
每个周期终点均由出水氟浓度决定,除砷容量变化不明显,而除氟容量则随着运转周期的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规律与指数曲线方程Log(q-K1)=a-bx非常吻合;再生脱砷氟均不彻底,累积吸附量的再生效率均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砷氟共存 累积再生效率 累积残留砷氟 
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砷再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3年第1期43-45,共3页李树猷 郑宇 滕冬红 何淑敏 
本文报告了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砷后的再生规律,研究表明,再生脱砷不彻底,其蓄积(残留)量(y)与再生次数(x)的关系与指数方程 Log(k-y)=a-bx 非常吻合,γ≥0.95;一般经过6~7次(周期)再生后,蓄积的砷与新吸附的砷即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关键词:再生规律 指数方程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砷再生规律初探
《卫生研究》1992年第6期300-302,共3页郑宇 李树猷 何淑敏 
实验证明,用不同剂量的NaOH再生,再生均不彻底。活性氧化铝颗粒上再生残留砷与再生次数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关键词:饮水 除砷 再生规律 累积残留砷 
活性氧化铅除砷动态吸附再生规律研究
《中国卫生工程学》1992年第2期67-69,共3页李树猷 滕冬红 郑宇 何淑敏 
本文报告了活性氧化铝除砷的动态吸附与再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残留砷的蓄积规律与指数方程Log(k—y)=a—bx非常吻合,除砷容量的变化规律则与指数方程Log(q—k)=a—bx非常吻合;活性氧化铝最终能保持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除砷容量,用于饮...
关键词:再生残留砷 除砷容量 指数方程 
氯化铁混凝沉淀过滤法饮水除砷现场半生产性试验被引量:2
《环境与健康杂志》1992年第2期89-89,共1页李树猷 何淑敏 郑宇 许怀聪 马先平 高雪英 曹幸明 黄大刚 田辉兵 
我们在实验室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氯化铁混凝沉淀过滤法对湖南省雄磺矿矿坑排水污染的河水进行了现场半生产性试验研究。采用水射器投加氯化铁溶液,经管道混合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池型为下部中间进水时是涡流式、锥体上...
关键词:氯化铁 混凝沉淀 饮水 除砷 河水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饮水除砷研究
《卫生研究》1991年第3期13-16,55-56,共页李树猷 何淑敏 郑宇 
活性氧化铝的除砷机理以吸附为主,其除As5+的效率非常显著地高于As3+。水中As3+用氯氧化后的去除率和As5+相同。含砷0.75mg/L左右的原水将pH调至6.0~6.5的条件下,除砷容量为1.4~2.0mg/g...
关键词:饮水除砷 除砷容量 再生 
活性氧化铝滤层吸附法饮水除砷现场半生产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环境与健康杂志》1991年第4期165-168,共4页李树猷 何淑敏 郑宇 许怀聪 马先平 高雪英 曹幸明 黄大刚 田辉兵 
本文研究了现场饮水除砷及再生废水处理的工艺。用稀酸将原水pH降至6.0~6.5,再通过一个充填粒径为0.35~1.20mm、厚度为750mm的活性氧化铝滤罐。进水平均砷浓度为0.34~0.53mg/L,出水的平均砷浓度为0.014~0.028mg/L,平均除砷效率为94....
关键词:饮水 除砷 活性氧化铝 
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被引量:7
《卫生研究》1989年第4期17-20,共4页李树猷 何淑敏 郑宇 
本文采用两种混凝剂—氯化铁和硫酸铝对两种水质中两种价态的砷进行了除砷试验。结果表明:1.氯化铁去除很软水和硬水中0.34±0.01mg/L As^(5+)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0和20mg/L左右;硫酸铝分别为40和60mg/L左右;2.氯化铁去除两种水质中0.33±...
关键词:  水净化 混凝沉淀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