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梅

作品数: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暴雨径流贡献率抗生素耐药性污染来源污染监测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人民长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紫色土地区壤中流磷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9
《人民长江》2009年第21期59-61,共3页贾海燕 叶闽 雷俊山 王孟 余秋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3CB415204)
在紫色土分布地区,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引起的磷素流失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土壤磷素的不断累积,磷素随壤中流流失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的形成及其对磷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
关键词:紫色土 壤中流 磷流失 磷饱和度 
后官湖地区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建议被引量:17
《人民长江》2008年第23期59-61,共3页杨国胜 叶闽 余秋梅 王孟 陈惠敏 
维持后官湖生态和水质的优良,对武汉市水系的生态重建和水质改善影响巨大而深远。对后官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评价,针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官湖地区生态分级保护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结合环后官湖地区山体、湖...
关键词:生态现状 生态保护 保护措施 后官湖地区 
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除污效果研究被引量:3
《人民长江》2008年第23期77-79,共3页雷俊山 叶闽 余秋梅 韩小波 
国家"十五"科技专项(863计划)(2002AA601022)
以武汉汉阳桃花岛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为依托,研究示范工程中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水力停留3 d的情况下,垂直—水平流人工湿系统对COD、SS、TP和TN均具有明显去除效果。其中,对COD...
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 水平流人工湿地 复合系统 净化效果 
多水塘人工湿地耦合系统控制面源污染研究被引量:5
《人民长江》2008年第23期91-93,123,共4页王孟 叶闽 尹炜 余秋梅 韩小波 
由塘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组成的耦合系统首次运用于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工程,在工程规模上对系统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Mn63.17±1.39%、T...
关键词:耦合系统 城市面源 净化效果 多水塘人工湿地 
确定流域面源污染的细菌源追踪技术应用初探
《人民长江》2008年第19期54-55,75,共3页刘丹 叶闽 余秋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0B02)
非点源排放具有随机性、无固定位置、排放量难以预见等特点,准确确定其来源、进行有效模拟及控制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由病原体产生的非点源污染通过暴雨径流进入水体,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极大,由此引起的水安全事件已成为人类不...
关键词:细菌源追踪 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 水资源保护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研究被引量:22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1期5-8,共4页尹炜 李培军 叶闽 韩小波 余秋梅 雷阿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022);中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以武汉市桃花岛塘和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对城市地表径流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塘和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净化城市地表径流,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COD为84.0%~85.4%、TP为89.6%...
关键词:城市地表径流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 除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