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田

作品数:5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城市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四川环境》《环境科学与技术》《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修正的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17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8期1188-1193,共6页杨海真 李爱梅 叶田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6BAJ11B04)
针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将其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苏州为案例,计算分析了其1993年-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算了其历年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结果表明:苏州十年的人均生产性...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 发展能力 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及其指标组合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叶田 杨海真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当应用于区域时,存在某些不足。提出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评价时存在的不足,在概念修正、时间序列修正及与其他指标结合方面作出了相应的修正,并对生态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 修正 指标结合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的修正与应用被引量:1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S1期449-454,共6页叶田 杨海真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已逐渐深入人心。由于可持续发展已经进入了实证阶段,如何评价可持续发展即成为了关键问题。于是,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 修正 应用 时间序列修正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1期89-91,共3页叶田 杨海真 王洪洋 
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基本概念和计算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上海市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提出应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减少生态足迹,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模型 上海市 生态城市建设 
上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被引量:20
《四川环境》2005年第3期15-18,共4页叶田 杨海真 
本文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概念和方法对上海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 3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 46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上海市生态赤字的一系列措施,最后对模...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模型 上海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