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衍航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站点合作居住古代建筑建筑朝向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筑与环境》《建筑师》《建筑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形几何的美学涵义浅析被引量:2
《中国住宅设施》2019年第6期66-67,共2页吕衍航 
通过对分形几何原理和分形美学的解析,总结分形美学的主要特征,结合景观设计原理,开辟景观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分形几何 分形美 景观美学 
"给养城市"——生产性理念下的可持续社区设计策略探析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8期216-218,共3页张睿 吕衍航 赵曼 张舒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578363);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701)
文章介绍了"生产性城市"这一可持续城市设计理念。以笔者指导的可持续社区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针对城市中心区生产性社区的设计方法与技术措施,为此类生态建筑与社区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生产性城市 可持续社区 城市中心区 
国外“合作居住”社区设计布局演变及特征被引量:3
《建筑师》2015年第5期24-33,共10页张睿 吕衍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2083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准号:51578363)
"合作居住"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丹麦的一种新型居住模式。在"合作居住"社区中,居民自觉参与设计和管理,其社区布局兼顾社交和私密性两方面的需求。本文简述了"合作居住"的概念及产生背景;通过实例解析的方式,阐述半个多世纪以来,其设...
关键词:合作居住 社区布局 玻璃屋顶街道 城市邻里街区 
从设计角度论“鬼城”的前世今生
《建筑与环境》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高建成 吕衍航 
由于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鬼城”。从建筑、规划设计的角度看,“鬼城”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建筑设计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应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
关键词:鬼城 特征 影响 原因 措施 
国外“合作居住”社区—基于邻里、可支付、低影响概念的居住模式被引量:8
《建筑学报》2013年第S2期60-65,共6页张睿 吕衍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8339)
"合作居住"是1960年代出现在丹麦的一种新型居住模式,居民自觉参与设计和管理,社区布局兼顾社交和私密性两方面需求。紧密的邻里关系、良好的可支付性和低影响理念是该社区的显著特征,将从这3个角度分析"合作居住"社区的设计和生活模式...
关键词:合作居住 邻里 可支付性 低影响 
东方释源——论原始时空测算技术影响下“东”之成因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35-539,共5页吕衍航 
"东"向作为文化和建筑中的重要方位,从原始时代至今一直得到人们的神化和敬仰。文章突破传统文化分析方法,在原始天文学基础上,从原始时空的测算过程中,推断出其成因乃源于原始时空测算技术。由于东向本质上具有原始时空特性,因此,正确...
关键词:原始时空观 立竿测影 最早方位 文化内涵 建筑朝向 
古代建筑“朝东”方位观起源及类型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38-142,共5页吕衍航 张玉坤 
东方是古代文化和建筑中重要的空间方位,以东为尊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人类早期原始时空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从昼夜更替现象中产生最早"东"的意念,而真正意义上的东向方位则是通过长期的日影时空测算实现的。同时作为最早方位的"东"而言,其...
关键词:东方崇拜 原始时空观 立竿测影 建筑朝向 朝东类型 
建筑与天文——古代建筑中时空测算的技术特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18-424,共7页吕衍航 张玉坤 
古代人类对宇宙和原始时空的认知均始于日影时空测算。古人创建历法、指导农耕、辨别方位、启蒙文明等,都是以时空测算原理为基础而实现的。文章立足早期人类文明建筑,如金字塔、巨石阵、观星台等,研究古代建筑物中所蕴涵的时空原理及...
关键词:原始时空观 立竿测影 古代建筑 
城市中心“农业生态建筑”解读被引量:13
《建筑学报》2011年第6期114-118,共5页张睿 吕衍航 
解读以"建筑农场"为代表的"农业生态建筑"的形成背景、类型特点及生态技术,分析城市环境、居民与农业建筑、自然资源之间构成的生态循环特征,探讨我国未来都市农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生态建筑 城市建筑农场 生态循环技术 
基于低影响策略的居住新理念——国外“合作居住”(Cohousing)社区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5
《建筑师》2011年第3期15-21,共7页张睿 张玉坤 吕衍航 
国外"合作居住"社区是居民自觉参与社区规划设计和管理的一种集体住房模式。低影响策略是这类社区的核心特征之一。本文将从物质层面和生活层面角度,深入分析这种"合作居住"方式的可持续性措施,以及这些特征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合作居住 社区 可持续 低影响 规模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