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辉

作品数:1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社会陪审团陪审团制度民事诉讼陪审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法律适用》《南方经济》《犯罪与改造研究》《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地方科普立法的创新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例被引量:4
《科普研究》2022年第2期55-64,101,共11页陈建胜 吴仕高 吴军辉 
地方围绕《科普法》积极探索出台具有创新特色的实施性立法,是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构建科普生态系统、强化国家科普法治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全国各地科普地方立法情况进行梳理和实地调研基础上,首先,结合实践查找《科普法》实施中...
关键词:地方科普立法 立法观察 科普制度创新 立法启示 
基于《基本法》的香港行政诉讼的特点及启示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吴军辉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根基的香港行政诉讼呈现一些自己的特点,包括在司法复核制度、司法权独立、司法权威尊重、司法救济保障、人权立法、行政公益诉讼等方面,这些特点可以为内地行政法治建设以及行政诉讼改革提...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香港行政诉讼 司法复核 
建立新型人民陪审制的思考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5-57,123,共4页吴军辉 
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仍然以"1加2"为基本模式,未能在增进司法民主、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达到预期目的。回顾世界范围内陪审制改革的历史路径可以发现,在我国现行诉讼体制下,建立新型人民陪审制,大幅度增加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中的数...
关键词:司法改革 诉讼 陪审制 
对事实出发型与法规出发型民事诉讼划分之追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25-29,共5页吴军辉 
日本民事诉讼学者中村英郎先生认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根本区别可表述为事实出发型民事诉讼与法规出发型民事诉讼,并由此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导致诉讼理论借鉴的困难。分析民事诉讼制度起源及中村先生所持论据,可知有关事实...
关键词:民事诉讼 事实出发 法规出发 
社区矫正制度的中国情景分析被引量:2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7年第9期66-68,共3页吴军辉 
关于社区矫正的性质,存在着刑种说、保安处分说、非监禁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说、多重性质说、非监禁刑罚执行说、社会化的刑罚执行方法说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之间的差异大多与法系差异、学科差异、国别差异有关。在我国,根据官方的...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 情景分析 中国 刑罚执行 监禁矫正 保安处分 强制措施 执行方法 
民事诉讼目的论之分析被引量:2
《学海》2007年第3期183-187,共5页吴军辉 
通过对民事诉讼目的论发展过程的分析,厘清了目的论的主流为当事人权利保护说、法律秩序维护说、纠纷解决说之争。在追问民事诉讼目的论的阶段性和地域性问题后,表明民事诉讼的目的具有跨越历史与地域的特性。分析民事诉讼的起源及当今...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 纠纷解决 和谐社会 
陪审团制度在德国的移植与消亡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4-118,127,共6页吴军辉 
陪审团制度正式演变成参审制是从德国开始的,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更广阔视角的分析,可以发现除了包含德国当时诉讼制度特点和陪审团自身缺陷的原因外,陪审团制度在德国的消亡还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
关键词:陪审团 参审制 德国 
美国专利诉讼中的陪审团被引量:2
《法律适用》2007年第7期89-91,共3页吴军辉 杨建成 
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与科技有关的专利诉讼中保留最传统的审理方法——陪审团审理。在专利诉讼日益复杂的今天,美国仍然允许由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团进行审理的事实已经让人匪夷所思,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陪...
关键词:专利诉讼 陪审团 美国 审理方法 普通人 科技 
接近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改善土地行政法治的必由之路
《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87-91,共5页吴军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自选项目"珠江三角洲土地行政执法研究"(01EFX001)的相关成果。
现行土地行政法律制度的正义性基础不够坚实,特别是在对农民利益的尊重与司法救济方面,导致土地行政法律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改善土地行政法治状况,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改善行政程序,接受实体正...
关键词:和谐社会 法律正义 失地农民 土地行政法治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
《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84-89,共6页吴军辉 杨建成 
既判力理论被称为民事诉讼理论的脊梁。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既判力理论的适用具有新的内容。只有在对即判力基本理论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才可以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先决之诉判决、同类案件判决、法院调解以及相关的刑事判决和外...
关键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诉讼 既判力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