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涛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群众》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劳动力素质自主创新社会政府长江三角洲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南论坛》《求是》《红旗文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质疑“官、产、学、研相结合”
《红旗文稿》2006年第18期39-39,共1页姜念涛 
关键词:北京中关村 科技进步 自主创新 协同配合 大系统 一条龙 政府 社会 
把《江南论坛》办成“长三角”的信息平台
《江南论坛》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姜念涛 
关键词:《江南论坛》期刊 长江三角洲 太湖流域 信息平台 无锡市 区域经济一体化 
苏南劳动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求是》2000年第8期50-53,共4页黄胜平 姜念涛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高、劳动就业问题较为严峻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先是依靠乡镇工业的崛起,使80年代中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乡镇企业;90年代后,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江苏南部地区 就业政策 发展趋势 产业统筹 劳动力素质 中国 培训制度 
对苏南劳动就业走势的辩证思考
《江南论坛》1998年第9期22-24,共3页黄胜平 姜念涛 
从建国后到六、七十年代,在人口密集的苏南,城乡劳动者就业逐渐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取得巨大成就。乡镇工业的崛起,于80年代中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90年代以来“三资...
关键词:劳动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 隐性就业 下岗职工 苏南 劳动关系 企业培训 乡镇工业 再就业服务中心 
论苏南的体制创新与两个文明建设
《江南论坛》1996年第6期14-15,共2页姜念涛 
一、80年代的体制创新对苏南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 今日苏南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国人瞩目的成就,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这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创新。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在苏南地区得到突破。这里是乡...
关键词:体制创新 国有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机制 计划体制 苏南地区 两个文明建设 平等派 物质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论苏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变迁
《江南论坛》1993年第3期9-12,共4页姜念涛 平昌 
一、文化市场的诞生与兴盛 苏南的乡镇工业,不仅在经济上贡献了大半壁江山.而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缝隙中,创造、开拓了市场机制,它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里开拓了商品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资产市场等,而且在...
关键词:苏南农村 市场机制 精神生产领域 乡镇工业 资金市场 资产市场 文化知识 物质生产领域 商品属性 外向型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