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锋

作品数:10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井群浸润线回灌技术回灌基坑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学研究》《浙江建筑》《市政技术》《城市道桥与防洪》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基坑抗承压水稳定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第9期137-140,共4页方建良 宋建锋 黄燮明 陈雪仙 
针对深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分析了传统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的缺陷。通过对基坑底隔水层抗承压水破坏机理和模式的分析,利用力学原理和三轴试验原理推导了对判断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判别的简化公式。最后将成果应用到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工...
关键词:基坑 突涌 承压水 临界厚度 
岩层中沉井施工工艺设计被引量:3
《市政技术》2007年第5期387-389,共3页左华 宋建锋 汪炅 
在岩层中采用沉井施工时既要计算出下沉过程中沉井需要克服的摩阻力,又要确定岩层破土的方法,因此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后认为,采用静态爆破岩层破土的方法,可使沉井顺利、安全地加以实施;同时,根据实际操作经验还提出了可减少沉井结构中刃...
关键词:沉井 静态爆破 下沉 
围垦区地下水位的控制及计算方法
《海洋学研究》2006年第B07期60-66,共7页周理武 毛根海 宋建锋 陈观胜 
利用抽水井群和注水井群可以控制生态围垦区的地下水位。研究了潜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下浸润线的求解方法,利用势流理论和镜像原理,在假定含水层水平及土层渗透系数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推导出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浸润线的计...
关键词:围垦区 回灌 井群 浸润线 水位控制 
吹填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宋建锋 张水根 周理武 陈雪仙 
该文介绍了吹填围堰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对吹填围堰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吹填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亟待解决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围堰稳定性 吹填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回灌技术在控制地下水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第4期47-49,共3页周理武 宋建锋 
回灌技术在石油开采以及控制地面沉降、防止引起防洪措施失效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经济效益好、施工简便,尤其对控制因地面沉降引起的防洪措施失效,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缺乏设计依据,该文对回灌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位 回灌 井群 浸润线 
回灌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5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第1期165-168,共4页毛根海 宋建锋 姚懿伦 陈观胜 
研究了潜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下浸润线的求解方法,利用势流理论和镜像原理,在假定含水层水平、土层渗透系数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推导了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浸润线的计算公式及非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浸润线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回灌 井群 浸润线 非完整井 
抽—注系统在基坑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浙江建筑》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林明星 宋建锋 
抽-注水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经济效益好、施工简便,但目前缺乏设计依据,且在现有文献中尚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本文利用势流叠加原理及镜像原理并结合数值方法,得出了完整注水井群及抽水井群共同工作时的混合井群浸润...
关键词:抽-注系统 基坑工程 井群 浸润线 数值模拟 
深厚含水层中基坑降水设计
《浙江建筑》2004年第B09期54-55,共2页林明星 宋建锋 孙宁文 
探讨了在基坑工程中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公式使用的条件,并对在厚限含水层应用条件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基坑降水 基坑工程 厚含水层 涌水量 工程地质 
对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商榷被引量: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第3期80-82,共3页宋建锋 毛根海 陈观胜 
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 2 0 99所推荐的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进行研究后 ,发现《规程》所推荐的公式是一极值函数 ,意味着该公式的应用只有在界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进而通过相关量分析 ,提出了界限含水层概念 ,继而...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界限厚含水层 涌水量 计算公式 极值函数 札马林公式 
土钉技术支护山体边坡工程实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第2期10-13,共4页陈观胜 周剑宏 宋建锋 于江红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采用土钉技术、挂网喷浆的边坡支护结构的机理、设计计算。
关键词:土钉 锚杆 边坡 稳定性 支护 公路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