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运华

作品数:16被引量:2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科学研究》《膜科学与技术》《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NF膜、低压超低压RO膜及应用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8
《膜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5期12-18,共7页松本丰 岑运华 
重点介绍了日本近年在NF膜、低压超低压RO膜制作技术及其在给排水应用中的发展.
关键词:低压反渗透膜 RO膜 NF膜 膜材料 给排水 
陶瓷精密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的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1996年第2期18-21,共4页岑运华 松本丰 伊藤尚子 乾拓雄 
日本JICA研修项目
以确立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作为目的,采用陶瓷精密滤膜进行乳化废液的过滤,对其过滤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在40~60 kPa范围,只要采用孔径为1.5μm以下的陶瓷精密过滤膜,均能获得90%以上的截留率,这与本研究所测定的乳化液...
关键词:膜分离 陶瓷精密滤膜 乳化液废水 废水处理 
采用光合细菌控制水体中亚硝酸盐的研究被引量:56
《环境科学》1995年第6期21-23,共3页刘双江 孙燕 岑运华 杨惠芳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分离筛选到一株利用亚硝酸盐的光合细菌。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硝酸盐浓度在0.01—50mmol/L时,该菌株在7d时间内能去除80%以上的亚硝酸盐,该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碳源是乙酸和乳酸。在养殖池塘中施用该菌株制成的菌...
关键词:水产养殖 光合细菌 亚硝酸盐 环境保护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豆制品废水产氢研究被引量:42
《环境科学》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刘双江 杨惠芳 周培瑾 孙燕 岑运华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以海藻酸钠做包埋材料制备的固定化光合细菌,可以在不同浓度豆制品废水中进行光照放氢。豆制品废水COD浓度在7560—12600mg/L时,可以维持稳定产气260h以上,平均产气率为146.8—351.4ml/(L·d)...
关键词:固定化光合细菌 废水处理 产氢率 豆制品废水 
两用曝气器的发展及国内研制情况介绍被引量:1
《给水排水》1994年第11期35-37,共3页黄长盾 岑运华 孟立新 
本文综述了国外两用曝气器的发展情况,简要介绍了国内研制开发现状、系统设计计算及其性能测定结果.
关键词:曝气器 活性污泥法 设计 计算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漂油废水被引量:10
《中国环境科学》1994年第1期70-72,共3页周岳溪 杨延捷 岑运华 
国家环保局科技发展计划课题
采用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某造漆厂的漂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阶段,工艺的运行时序为:进水1h,厌氧搅拌4h,好氧10h,沉淀及排水各1h。进水COD为1200~8200mg/L时,COD的去除率为80%以上...
关键词:循序间歇式 活性污泥 漂油废水 
日本的氧化沟技术被引量:3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3年第6期21-22,20,共3页岑运华 
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的技术考察,介绍了日本采用氧化沟技术的现状、设计标准,以及引进氧化沟成套设备等情况,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希望。
关键词:废水处理 氧化沟法 日本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造漆工业废水被引量:2
《环境科学》1993年第4期71-73,共3页周岳溪 杨延捷 岑运华 王焕兴 尹玉澄 周凯明 
国家环保局科技发展计划课题
循序间歇式废水生物处理工艺(SBR工艺)集进水、厌氧、好氧、沉淀于一池,改变其运行程序不仅可去除有机物,还能达到脱氮除磷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的运行周期为22h(其中进水1h,进水和厌氧搅拌6h,好氧14h,沉淀及排水各2h),进水COD浓度...
关键词: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油漆厂 
生物脱臭法及其应用分类被引量:14
《污染防治技术》1993年第2期8-11,14+65,共6页岑运华 
本文介绍了生物脱臭法的原理及其分类,内容侧重于发达国家近十年来采用生物脱臭法的实际应用概况。
关键词:恶臭物质 脱臭 生物法 
一种新的活性污泥法——环游式间歇曝气法脱氮工艺
《污染防治技术》1992年第4期30-32,64,共4页岑运华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具有较好脱氮效果的活性污泥法——环游式间歇曝气法及其装置,论述了该法原理、特点,工艺条件控制、有关设计和运行的概况。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 环游式间歇曝气  有机废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