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邦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体外反搏局部脑血流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流改变老年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实用老年医学》《江苏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年高血压患者局部脑血流改变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徐仲邦 姚薇萱 徐尚峰 
目的探讨无并发症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经治疗将血压控制正常的34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行rC...
关键词:高血压 脑动脉 老年人 预后 局部脑血流 
脑梗塞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临床研究
《江苏医药》1997年第5期337-337,共1页丁振华 徐仲邦 缪珩 许宏岳 
关键词:脑梗塞 一氧化氮 病理学 
体外反搏对无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症局部脑血流的改变
《江苏医药》1997年第5期349-349,共1页杨良明 徐仲邦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 体外反搏 脑血流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观察被引量:7
《江苏医药》1996年第11期759-760,共2页周晨晖 徐仲邦 
对35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及25例老年非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1.腔隙性脑梗塞组血清LP(a)、Apo-B100、TG值较对照组长比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0.01、<0.05)。2.Apo...
关键词:脑梗塞 脂质 脂蛋白 载脂蛋白 老年人 
普乐林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观察被引量:3
《实用老年医学》1996年第5期230-231,共2页王迪斌 徐仲邦 丁振华 
普乐林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观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210011)王迪斌徐仲邦丁振华普乐林注射液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而成,其主要成分有葛根素,为探索葛根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我们于1995...
关键词:普乐林 治疗 腔隙性 脑梗塞 
体外反搏对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江苏医药》1996年第10期731-731,共1页潘涛 徐仲邦 姚薇萱 常国钧 
关键词:心肌缺血 体外反搏 
老年人颈椎病区域性脑血流研究被引量:1
《实用老年医学》1995年第5期228-228,共1页徐亮 徐仲邦 杨良明 姚薇萱 常国钧 孙荣来 
老年人颈椎病区域性脑血流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210011)徐亮,徐仲邦,杨良明江苏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10029)姚薇萱,常国钧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1)孙荣来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但对...
关键词:颈椎病 老年人 区域性脑血流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部脑血流动态观察被引量:3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徐仲邦 潘涛 徐亮 周晨晖 孙伏喜 
20例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末次发作后,平均28±21天做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有17例(85.0%)局部脑血流(rCBF)减少,检出阳性率的高低与发作后距检查时间长短有正性关系。此1...
关键词:脑缺血 暂时性 老年人 脑血流 
体外反搏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临床疗效观察(附10例报告)被引量:2
《江苏医药》1995年第1期26-27,共2页周晨晖 徐仲邦 吉济华 卜家俊 李述庭 段亚莉 
对1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进行了体外反博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共济运动,语言能力,智能及注意力集中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认为:(1)体外反搏治疗后上述五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疗效与其疗程有关,疗程愈长,则疗效愈明显...
关键词:体外反搏术 脑性瘫痪 儿童 疗效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体外反搏前后局部脑血流改变被引量:1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1994年第2期53-53,共1页徐仲邦 潘涛 常国钧 徐亮 
1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末次发作后14~59(平均23±15)天作首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10例31处局部脑血流减少区域,每例经36次体外反搏。
关键词:体外反搏 局部脑血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