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

作品数:15被引量:61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黑土土壤侵蚀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免耕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理科学》《土壤通报》《水土保持通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长春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土坡耕地侵蚀和沉积对物理性组分有机碳积累与损耗的影响被引量:19
《土壤学报》2007年第3期467-474,共8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097和40471125)资助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土壤侵蚀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 黑土 
耕作及水蚀影响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被引量:13
《土壤学报》2006年第5期730-735,共6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108;40471125)资助
土壤侵蚀和沉积明显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积累与损耗,在以往土壤碳平衡模拟中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典型黑土漫岗坡耕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特定质地下自然黑土有机碳的积累过程,估算研究区黑土有机碳及各组...
关键词:土壤侵蚀 土壤有机碳 CENTURY模型 黑土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被引量:64
《生态学报》2006年第9期2847-2854,共8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资助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108;40471125)~~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
关键词:土壤侵蚀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大团聚体碳 黑土 
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格局被引量:21
《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第3期20-24,28,共6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108和40471125)
在250m×100m研究区域上以10cm间隔网格采样,用地球同步技术卫星自动聚焦水准仪测定采样点位置及坡度,用重铬酸钾—硫酸容量法测定SOC含量。用地统计学理论(半方差函数及Kriging插值)对SO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SOC在不同方向上...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半方差函数 克立格插值 土壤侵蚀 黑土 
免耕对黑土春夏季节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被引量:44
《土壤通报》2005年第3期313-316,共4页张晓平 方华军 杨学明 梁爱珍 吴尚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108);中科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长春市科技攻关项目(02-111G0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与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区玉米和大豆生长早期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由于免耕与常规耕作(秋翻)覆盖率和含水量不同,免耕处理的玉米和大豆小区土壤的白天5cm地温均低于常规耕作处理,夜间差...
关键词: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免耕 黑土 
利用燃煤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评价坡耕地黑土侵蚀物质和有机碳的再分配被引量:12
《土壤学报》2005年第1期16-23,共8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125)资助
燃煤飞灰(以下简称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137Cs示踪方法不能鉴定大气核爆炸之前的土壤再分布过程这一缺陷。本文利用土体中的飞灰研究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的时空再分布特征。尝试建立飞灰在土壤中分层的方法,根据飞灰和土...
关键词:土壤表层 黑土 坡耕地 有机碳 埋藏 利用 堆积 燃煤飞灰 大气CO2 土壤深度 
20年来部分黑土耕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4
《地理科学》2004年第6期710-714,共5页杨学明 张晓平 方华军 梁爱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108);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C08k9);长春市科技攻关项目(02-111G03)。
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采样记录,2001年在吉林省黑土区采集了27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耕层土壤(深度与第二次土普数据相同)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第二次土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过去20年间,吉林...
关键词:黑土 有机质 全氮 历史变化 
土壤侵蚀对农田中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6
《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77-87,共11页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K09Z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108)资助
碳主要在通气状态下释放出CO2以温室效应的形式影响全球变化。当前,农田土壤固碳过程是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其中农田土壤再分布过程能否导致土壤固碳已引起科学上、政治上以及社会上广泛的兴趣。本文从不同的尺度阐述土壤...
关键词:土壤侵蚀 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固碳 农田土壤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被引量:129
《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第2期335-340,共6页杨学明 张晓平 方华军 梁爱珍 齐晓宁 王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2 7110 8);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支持项目;长春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C0 8K9)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 ,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 .纵观 2 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措施 免耕 土壤侵蚀 中国 
不同管理方式下吉林省农田黑土流失量被引量:10
《土壤通报》2003年第5期389-393,共5页杨学明 张晓平 方华军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C08K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2711087)
本文利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计算机应用程序[1],模拟计算吉林省榆树和德惠两市黄土质黑土坡耕地在不同管理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流失强度。结果表明,黑土种植玉米降雨流失量在4~45 t/hm2·a之间。种植大豆流失量高出玉米一倍。流失量随耕地...
关键词:管理方式 吉林 农田黑土 流失量 计算机应用程序 有机物质 耕作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