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凤

作品数:11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速铣削钛合金钛合金TC4铝合金铣削温度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机床与液压》《航空制造技术》《制造业自动化》《制造技术与机床》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钛合金TC11铣削力分析与建模被引量:9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杨蕾 史耀耀 杨巧凤 胡创国 
基于单位切削力系数法,建立了侧铣钛合金时的切削力预报模型。文中将微元切向分力、微元径向分力、微元轴向分力分别用刀面单位剪力系数和刀腹单位犁入力系数的组合来描述,切削合力则通过沿切削刃进行积分而获得。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的...
关键词:钛合金 铣削力 切削力系数 
一种难加工材料的车削力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第8期36-38,52,共4页盛精 苑伟政 杨巧凤 
采用了多因素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了一种难加工材料的车削实验,在给出实验模型和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借助于作者设计的计算机软件,高效完成了上述有关工作并建立了该材料切削力的数学模型,为今后的切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以优化切削用量...
关键词:切削力 车削模型 回归正交设计 车削实验 
一种难加工材料铣削力的计算机辅助建模
《机床与液压》2005年第12期58-60,39,共4页盛精 苑伟政 杨巧凤 
为了实现难加工材料的高效切削,本文采用回归正交表设计试验方案,选用回归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了铣削力模型。在实验中借助于程序,迅速、准确地完成了切削参数的选取、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铣削 正交实验 建模 回归分析 
BT20钛合金高效数控开槽铣削技术研究被引量:2
《机床与液压》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刘维伟 张定华 史耀耀 杨巧凤 
提高切削效率是钛合金广泛使用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钛合金BT2 0壁板数控开槽铣削效率低的问题 ,通过分析钛合金切削加工性和壁板数控加工工艺 ,提出了优化数控切削刀位轨迹、增加切削系统刚性、优化刀具结构的措施 ,并通过切削试验验...
关键词:钛合金 数控开槽铣削 数控加工 刀位轨迹 切削试验 
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表面的温度场研究被引量:8
《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史兴宽 杨巧凤 张明贤 陈明 张树全 宋良煌 唐晓兰 
在航空钛合金整体薄壁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 ,铣削表面温度是影响产品合格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研究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温度及温度场分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方法 钛合金TC4 高速铣削 表面温度场 航空制造 分布规律 
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表面完整性的研究被引量:23
《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第1期30-31,35,共3页史兴宽 杨巧凤 蔡伟 张明贤 陈明 张树全 宋良煌 唐晓兰 
研究了钛合金TC4材料在高速铣削与常规铣削参数条件下的加工表面完整性 ,表明高速铣削在提高制造效率和改善表面质量上都是非常有益的 。
关键词:飞机薄壁结构件 钛合金TC4 高速铣削 表面完整性 
铝合金高速铣削温度的动态测量被引量:3
《航空制造技术》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杨巧凤 张明贤 蔡伟 史兴宽 徐裴然 张树全 胡经检 陈明 
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对铝合金铣削温度进行了间接、近似、直观的测量,获得了高速铣削研究所必需的温度数据,并测出铣床主轴转速为7 500r/min 左右时切削温度达到最高临界值。
关键词:铝合金 高速铣削 红外测温 切削温度 
铝合金高速铣削温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7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439-443,共5页杨巧凤 张明贤 史兴宽 徐裴然 张树全 
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对铝合金铣削温度进行了间接的,相似的,直观的测量,主轴转速从2 500 r/m in 至15 000 r/m in。所获得的相对温度和相对温度场的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为7 500 r/m in 左右时是切削...
关键词:高速铣削 速度临界点 铣削温度 铝合金 
电镀CBN砂轮缓进给磨削高温合金叶片窄深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航空制造技术》1999年第6期16-18,23,共4页康仁科 杨巧凤 齐威 任敬心 刘亚声 
航空科学基金;航空科学研究院研究项目
介绍了CBN 砂轮缓进给磨削高温合金的磨削性能及电镀CBN砂轮的磨削特点;针对发动机涡轮叶片根部窄深槽的加工难题,研究了电镀CBN砂轮的制作和修整方法。
关键词:CBN砂轮 缓进给 磨削 高温合金 航空叶片 
基于电流变液体准电致伸缩效应的柔性微致动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66-70,共5页胡晓江 苑伟政 李晓莹 杨巧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电流变液体准电致伸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流变柔性微致动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柔性微致动器的力学模型,得出了电场强度与微致动器变形参数的关系。
关键词:准电致伸缩效应 电流变液体 柔性微致动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