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兰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悲剧根源悲剧名将史记意象解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生活(中旬刊)》《北方文学(下)》《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青春岁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试论石君宝《秋胡戏妻》对元代徭役的控诉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4期23-23,共1页林淑兰 
元剧作家石君宝的杂剧《秋胡戏妻》,历来人们都认为其塑造了女主人公独特的艺术形象,赞美了她忠、贞、孝、勤,不慕金钱不畏强权的品质。笔者认为此剧还表达了对元代社会繁重徭役的控诉。
关键词:元杂剧 徭役 控诉 
李商隐诗中蜡烛意象解读——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5期114-114,共1页林淑兰 
蜡烛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古代诗人笔下,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所以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这一意象在李商隐诗中多次出现,成为他诗中意义颇为丰富的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意蕴,增加了诗歌多重解读的可能。本文以《...
关键词:蜡烛 意象 生命 执著 李商隐 
试论唐传奇中“人神相恋”现象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5期22-23,共2页林淑兰 
人与神相恋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与母题,历代都有创作入神相恋的作品。文学是社会的反映,不同时代入神相恋的故事,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文化,折射出文人的心态。本文以《柳毅传》为例对唐传奇中的“人神恋”...
关键词:入神相恋 唐传奇 柳毅传 
也议庄子的“无为”思想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年第4期7-8,共2页林淑兰 
“无为”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它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广阔的内容。要更好地理解庄子“无为”的思想主张,应从各方面去解读,此文将从它在为政治世这一方面的内涵谈一些个人的见解,并以实例来论证。
关键词:庄子 无为 行动措施 思想意识 
浅论一代名将韩信的悲剧根源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5期118-119,共2页林淑兰 
关于一代名将韩信的悲剧根源,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解读为其性格,有的认为其企图谋反,有的认为其功高盖主,其中不少人把他的悲剧根源归为其性格。这些不无道理,都是韩信悲剧的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韩信的悲剧,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
关键词:史记 韩信 悲剧 根源 
论《三言》《二拍》中商人新形象出现的原因
《青春岁月》2012年第6期230-231,共2页林淑兰 
商人这个群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先秦到元代,文学作品里的商人大多是见利忘义、薄情的奸商形象。到了明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为代表,塑造了一系列商人的新形象。本文将从商人...
关键词:三言二拍 新形象 社会地位 创作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