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爱虎

作品数:26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起搏器心力衰竭双心室同步起搏远期效果射频消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右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一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年第6期552-552,共1页孙宝贵 陈岗 汪爱虎 汪芳 金炜 张建军 李为真 庄文燕 薛吉祥 
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VVI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在保留原起搏器及导线的情况下,新置入2根电极导线分别至右室,及左室侧后静脉,与DDD起搏器心室及心房接口连接,行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临床疗效可。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双起搏器 右室双部位 
心脏介入治疗合并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被引量:5
《中国临床医学》2006年第6期890-891,共2页汪芳 孙宝贵 何奔 汪爱虎 张建军 周国伟 庄文燕 薛吉祥 
目的:探索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介入治疗病人心包填塞发病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9例急性心包填塞,5例为女性,4例男性;年龄在45~70(平均50±10.8)岁。3例...
关键词:心脏介入治疗 急性心包填塞 治疗 诊断 
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被引量: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年第3期181-182,共2页汪芳 孙宝贵 何奔 汪爱虎 张建军 周国伟 
关键词:心脏介入性治疗 急性心脏压塞 早期识别 处理 
病窦结病变和房室传导阻滞右心耳与右室心尖起搏阈值比较
《中华医学丛刊》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陈岗 孙宝贵 金炜 张建军 汪爱虎 汪芳 庄文燕 
目的探讨窦房结病变和房室传导阻滞对传统起搏位点,即右心耳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参数的差异影响。方法117例窦房结病变病人,54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排除双结病变),均安装有右心耳和右心室心尖部双腔起搏。术中进行电极起搏参数测定,...
关键词:病窦结病变 房室传导阻滞 右心耳 右室心尖部 起搏阈值 心律失常 
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检测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z1期166-,共1页陈岗 孙宝贵 金炜 张建军 汪爱虎 汪芳 庄文燕 
  目的正确识别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检测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高阻抗电极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z1期146-,共1页陈岗 孙宝贵 金炜 张建军 汪爱虎 汪芳 庄文燕 
  目的探讨高阻抗电极临床使用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及实用意义.……
双房同步起搏治疗药物难以控制心房颤动的远期效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z1期149-150,共2页汪芳 汪爱虎 孙宝贵 温沁竹 金炜 庄文燕 薛吉祥 
  双房同步起搏消除房间阻滞,防治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短期随访结果比起单纯心房起搏有明显的益处,但是长期疗效还不清楚.笔者对心房同步起搏预防房颤进行追踪随访,评价双房同步起搏治疗药物难治性房颤的远期疗效...
心脏介入治疗合并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z1期47-,共1页汪芳 孙宝贵 何奔 汪爱虎 张建军 周国伟 庄文燕 薛吉祥 
  目的探索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介入治疗病人心包填塞发病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的情况.……
窦房结病变与房室阻滞右心耳起搏参数的比较研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z1期140-,共1页孙宝贵 金炜 张建军 汪爱虎 汪芳 庄文燕 
  目的探讨窦房结病变和房室阻滞对右心耳导线起搏参数的影响差异.……
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被引量: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第5期308-309,共2页陈岗 孙宝贵 金炜 张建军 汪爱虎 汪芳 
关键词:起搏器 心室自动阈值 管理功能 特殊心电图表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三度房室阻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