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福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纪录片电视纪录片动画中国电视动画纪录片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电影评介》《电视研究》《中国电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以全新理念探索纪录片的表达方式——评六集电视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被引量:1
《电视研究》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王庆福 
当城市文明进入21世纪,全球化出现的诸多问题便摆在人类面前。如何表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六集电视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以影像的方式探索未来城市发展,为城市文明寻找新的坐标。作品所展示的数码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记忆 城市文明 21世纪 城市发展 数码艺术 全球化 影像 
也谈动画纪录片:真实在什么前提下可以被保证被引量:17
《中国电视》2011年第1期76-82,共7页王庆福 
2009年第7期《中国电视》和2010年第2期《中国电视》分别刊登了李三强的《动画纪录片——一种值得关注的纪录片类型》和聂欣如的《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两篇文章,对动画纪录片这一纪录片类型展开争鸣。两篇文章争议的关键点在于动...
关键词:纪录片 动画 中国电视 2010年 2009年 文章 
国际视角与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策略被引量:4
《电视研究》2010年第11期60-62,共3页王庆福 
在进入本论题时,一个首要的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就是关于国际视角的定义。由于科技的发展,让全球信息互通成为现实,任何民族的经济、文化行为都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国际视角便成为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纪录片在对外传...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 国际视角 传播策略 对外传播 世界语言 全球信息 文化行为 特殊地位 
新话说体纪录片的“高度”——评十集电视纪录片《西湖》被引量:1
《电视研究》2010年第9期62-64,共3页王庆福 
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中,有一种以画面加解说为主体的纪录片类型,被称为话说体纪录片①,这类纪录片往往以题材的宏大与主题的深刻而产生影响,在中国电视史上驱动了一阵阵"纪录片热"。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又有采访、动画、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西湖》 中国电视 电视技术 动画 
论纪录片《敦煌》的叙事策略
《电影文学》2010年第15期26-27,共2页王庆福 
纪录片《敦煌》叙事策略可以归纳为由人物搭建的结构框架、转换自如的人物视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作为一部娱乐化的人文类纪录片,《敦煌》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拓展了电视纪录片的话语空间,并由此为纪录片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关键词:纪录片 敦煌 叙事策略 
凝视与回眸——作为谢晋电影的一对形式元素
《电影文学》2010年第4期47-49,共3页王庆福 
凝视与回眸是能够充分显示谢晋电影艺术特性的一对形式元素,谢晋对这一元素的运用不仅表现为以特定的镜头语言实现电影氛围的营造、场景的转换,更通过声画关系的处理拓展画面的内涵,从而让影片富有寓意特征。凝视与回眸作为影视视听语...
关键词:凝视 回眸 谢晋电影 
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被引量:3
《电视研究》2009年第11期64-66,共3页王庆福 
2008年,一部以西藏为题材的纪录片在英国BBC电视四台播出后引起轰动,之后又在四十多个国家的电视台相继播出。一年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这部纪录片,同样引起关注。它就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地平线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西藏 中央电视台 联合制作 文化传播 藏学研究 意识形态 国家认可 
中国DV纪录片生存现状分析被引量:4
《电影评介》2009年第21期16-17,共2页王庆福 
中国DV纪录片的格局目前主要由独立纪录片、学者纪录片、校园纪录片三类纪录片组成。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独立纪录片题材进一步拓展,艺术上更加精致,学者纪录片以拍摄者的在场更加强调纪录片对社会的作用,而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则...
关键词:DV 纪录片 影像行动主义 
一条归于宁静的成长之路——从《故宫》到《台北故宫》被引量:2
《电视研究》2009年第8期71-73,共3页李明 王庆福 
2006年由纪录片导演周兵执导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时隔三年,由他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台北故宫》又亮相荧屏,同样引起国人的关注。丽部拍摄于不同时间,表现同一题材、出自同一位导演之手的作品,会有哪些不同?从...
关键词:台北故宫 《故宫》 宁静 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 作品 导演 拍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