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娣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媒介文学生成文学生产博弈过程新兴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记者摇篮》《今传媒》《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媒介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建构、困境与突围被引量:3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48-156,共9页王百娣 赵凌河 
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我国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LDQN2016005)
新媒介文学的生产传播机制是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与新媒介联姻后所形成的不同于以往文学形态的生存机制,是突破原有文学生产传播机制局限而逐渐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学生产传播的动态循环过程。新媒介文学空前开放自由的文学生产传播链条颠覆...
关键词:新媒介 新媒介文学 生产传播机制 
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被引量:2
《今传媒》2013年第1期103-104,共2页王百娣 
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媒体发展下报业跨区域媒体整合"(L10BWJ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当下正在蓬勃开展并在新闻传媒中已初见成效的"走转改"活动在我国新闻界显示出深远意义和创新价值。它的提出和运用既有对传统新闻学的完善与发展,也有对当下新传媒环境中产生的各类新现象、新问题地切实有效应对。通过阐述"走转改"在...
关键词:走转改 创新 继承 开拓 
试论地方报业全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被引量:2
《记者摇篮》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王百娣 
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媒体发展下报业跨区域跨媒体整合"L10BWJ012;综合研究
如今的传媒领域,“全媒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在学界和业界近十年来对其深入的探讨研究和切身改革实践中,它的轮廓日渐清晰。“全媒体”这一不断发展复杂的理念已然成为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博弈过程中,扭转颓势占据主动的有...
关键词:媒体发展 地方报业 现状 博弈过程 新兴媒体 传统媒体 全媒体 传媒 
解释性报道如何做到“深”与“广”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11年第8期5-8,共4页王百娣 
解释性报道是把通过深入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或分析新闻事实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向以及深层意义等方面作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形式。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盛至今,使用这种文体特征十分明显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当...
关键词:解释性报道 主流新闻媒体 报道形式 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深层意义 发展趋向 60年代 
隐性采访的“残缺”体现
《记者摇篮》2001年第12期43-43,共1页王百娣 
'残缺'一词,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在艺术与美学领域,它的不完整和不完全已经成为一种审美标准和期望达到的境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美神维纳斯断臂雕像的审视,正是由于这种残缺,使人们对'维纳斯'的审美价值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残缺部分...
关键词:隐性采访 新闻采访 采访形式 “残缺”体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