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飞舟

作品数:31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住房公积金信用评级机构行政执法法律金融危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判例与研究》《住宅与房地产》《上海国资》《证券市场导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行政处罚法》实施对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的影响
《上海房地》2022年第7期42-46,共5页聂飞舟 
本文从新《行政处罚法》首次界定行政处罚的定义、执行处罚兼具力度和温度、强调程序正当理念、回应执法体制改革实践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对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有关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对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处罚 住房公积金 行政执法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常见争议及其应对之策--以法院行政诉讼判决为视角
《中国房地产》2022年第16期66-73,共8页聂飞舟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收集和分析全国各地法院审判的行政诉讼案件,梳理出常见的执法争议类型及其表现,提出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行政执法 争议 
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住房公积金研究》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聂飞舟 
一、问题的提出自1999年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住房公积金覆盖职工范围不断扩大,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住房公积金日渐成为职工重要的住房保障资金。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7年...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强制执行 公积金缴存 账户余额 《条例》 保障资金 年度报告 国务院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演变与发展动向——多德法案前后被引量:24
《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4期144-153,共10页聂飞舟 
随着对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反思的深入,人们开始将视线转移到隐藏在次贷放款银行、投资银行等饱受非议的机构背后的信用评级机构。正是它们以“炼金术”般的方式给予机构金融证券过高评级,助推了房地产泡沫和信用膨胀的形成。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 法律监管 美国 法案 演变 投资银行 2008年 房地产泡沫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困境及金融危机后的改革出路被引量:9
《法学》2011年第3期59-66,共8页聂飞舟 
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暴露出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困境,即现行信用评级机构"发行人付费"收入模式存在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问题。信用评级机构以"声誉"机制辩解,但存在重大理论缺陷和失败的经验事实证据。现行评级机构法律监管体制没能从根...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 收入模式 利益冲突 声誉辩解 
信用评级行业竞争和规制:美国的经验和启示被引量:6
《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聂飞舟 
美国信用评级行业高度集中,标普、穆迪是评级市场的统治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的指定以及基于监管目的广泛使用NRSROs概念导致评级行业的准入壁垒。声誉资本、网络效应以及评级透明也是影响信用评级...
关键词:信用评级 评级业规制 美国评级业 统计评级机构 
后金融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出路被引量:11
《上海金融》2011年第2期23-28,共6页聂飞舟 
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暴露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困境,即现行信用评级机构"发行人付费"收入模式存在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问题。信用评级机构以"声誉"机制辩解,但存在重大理论缺陷和失败的经验事实证据。现行评级机构法律监管体制没能从根本...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 收入模式 利益冲突 声誉辩解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反思及启示——以司法判例为视角被引量:11
《东方法学》2010年第6期118-130,共13页聂飞舟 
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准确评估结构化金融风险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坍并触发金融危机。"问题缠身"的评级机构面临诉讼浪潮不可避免。传统上评级机构经常性援引第一修正案保护。美国司法判例开始对第一修正案是否保护评级机构作出反思。首先...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 法律责任 第一修正案 司法判例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反垄断法适用和规制被引量:1
《中国房地产》2010年第11期24-26,共3页聂飞舟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分析 一面是国家紧密出台系列调控政策,另一面是房价仍然疯涨。经济学者一般采用勒纳指数(Lerner Index)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勒纳指数均在0....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反垄断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 规制 市场垄断 边际成本 商品价格 勒纳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聂飞舟 
美国次贷危机后,现代系统性风险的内涵有了新发展,银行不再是唯一的风险主体;法律监管理念随之出现了新变化,强调保持稳走;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方法也有了新动向。这些新的发展对我国金融监管理论和立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 监管 银行 金融市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