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音

作品数:127被引量:144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沉积物重金属太湖土壤生物有效性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塑料对典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环境科技》2024年第5期28-33,39,共7页黄卢怡 袁旭音 汪宜敏 朱宁远 李继洲 陈健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专项项目(2017YFD0800302);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4092001).
因微塑料在不同农田土壤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故认识其差异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有重要意义。根据稻田和旱地2种农田土壤类型,选取聚氨酯微塑料开展室内培养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微塑料 稻田土 旱地土 温室气体 
基于GRNN模型的流域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磷含量预测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技》2023年第2期1-6,共6页曹文斌 袁旭音 章海燕 唐黎 汪宜敏 朱宁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45,4602540);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2102DFA60830)。
因沉积物中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的分布对流域水环境有重要影响,故研究其空间分布对评估和管理流域水环境质量有一定价值。基于GRNN模型和SHAP解释模型,选取多种土壤参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指标,以太湖流域数据集作为模型训练集,预...
关键词:沉积物 N P有效态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 SHAP解释模型 流域 
江浙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富集特征研究被引量: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何婵 卢泓洁 周昊晋 陈慧敏 周雪彤 章海燕 袁旭音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800302);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2941181)
为了解地质高背景区农田土壤的重金属富集及迁移特点,该文对2种不同地质高背景(江苏玄武岩区和浙江黑色页岩区)农田土壤及水稻籽实中元素(Cd、Cr、Cu、Ni、Pb、Zn、A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2个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迁移富集差异...
关键词:重金属 地质高背景 农田土壤 水稻籽实 生物有效性 
生物炭添加对太湖滨岸带土壤氮矿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22年第2期762-769,共8页熊钰婷 袁旭音 周慧华 高一丹 汪宜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54,41601540)。
滨岸带土壤的氮矿化改变了氮元素的迁移和利用效率,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息息相关,而土地利用导致的土壤性质差异使得氮的固持和运移能力不同.因此,以太湖西部沿岸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林地、草地和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实验和土柱...
关键词:生物炭 滨岸带土壤 氮矿化 氮淋失 土地利用 
不同螯合剂对两类Cd和Ni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对比被引量:13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第1期250-257,共8页高一丹 袁旭音 汪宜敏 熊钰婷 章海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80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354,41601540)。
选择了2种生物可降解螯合剂柠檬酸(CA)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与常规淋洗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矿区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和红壤进行化学淋洗实验,对比不同淋洗剂对不同类型土壤中Cd、Ni的去除效果,以及不同淋洗处理对2类土壤中残留重金...
关键词:土壤淋洗 生物可降解螯合剂 重金属形态 酶活性 环境风险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镉生物有效性及其胁迫下生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1236-1243,共8页李明 王磊 范婷婷 石佳奇 高尚 季韬 万金忠 龙涛 袁旭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07041,4180747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0112)。
为明确施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镉(Cd)生物有效性及其产生的植株生长胁迫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向模拟土壤溶液中加入0%和2%(m/V)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不同pH值(4.3和7.0)条件下,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Cd^(2+)在生物炭上的吸附行为,并结...
关键词:玉米秸秆生物炭  等温吸附 根毒性 生物有效性 
不同流域水陆过渡带氮磷有效态的特征对比及环境意义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21年第6期2787-2795,共9页朱海 袁旭音 叶宏萌 成瑾 毛志强 韩年 周慧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54,41601540);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T170591)。
为了解不同流域水陆过渡带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对闽江上游、太湖西部和洪泽湖西部这3个研究区土壤及沉积物氮磷的总量和有效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对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西部研究区土壤...
关键词:氮磷有效态 水陆过渡带 土壤 沉积物 流域 
广西某采选废矿区重金属生态风险与源汇关系被引量: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5期987-998,共12页毛志强 田康 刘本乐 张晓辉 卞子金 黄标 袁旭音 吴龙华 罗栋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2600)。
为探究废矿区对周边环境介质的影响及量化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贡献,并估算重金属源汇通量,系统采集广西南丹县某多金属废矿区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尾矿、农田土壤和河流沉积物样品共151个,测定重金属(Cr、Ni、Cu、Cd、Zn、As、Sn、Sb和Pb)...
关键词:多介质样品 重金属 来源解析 生态风险 源汇通量 
云贵地区磷矿分布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年第5期636-643,共8页成瑾 袁旭音 章海燕 毛志强 朱海 汪宜敏 李继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80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40)。
为了解云贵地区磷矿背景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有效性特征,对云贵地区重点磷矿分布区玉米、水稻和设施蔬菜3种农田土壤和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Cd、Cu、Pb和Zn)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探究其对农产品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磷矿分布区 重金属 地质高背景 生物有效性 农产品质量 
武夷山茶园土壤中Cu、Zn、Pb和Cr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苏丽鳗 陈培珍 叶宏萌 袁旭音 
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建溪流域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及环境意义”(JAT170591);武夷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闽北不同土壤利用的环境效应与污染控制”(YJ201908);“人类活动对崇阳溪小流域侵蚀产沙和磷素流失影响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YJ201912)。
选取武夷山市29个茶园的土壤样品及对应茶叶样品,采用BCR连续分级法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r的全量及其化学形态,应用生物可利用性系数和富集系数进行生物有效性评价,并探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海拔和树龄对生物有效性的影...
关键词: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茶园土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