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凝高

作品数:34被引量:55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园林风景区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城乡建设》《旅游学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国家公园探讨被引量:11
《中国园林》2015年第2期5-7,共3页谢凝高 
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是一项保护国家遗产、复兴中华文明、展示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1982年中国确立风景名胜区制度时,为了体现中国特色而将其名之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其徽志上的英文名字就是中国国家公园...
关键词: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体制 中国国家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保护地 生态文明 保护优先 
文化景观:学术溯源与遗产保护实践被引量:25
《中国园林》2014年第11期78-81,共4页史艳慧 代莹 谢凝高 
文化景观自1992年成为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的一个亚类以来,与其保护实践相关的若干问题出现了广泛的争论。因此,有必要对文化景观的学术源流及其作为文化遗产亚类的确立和变化过程进行反思,以厘清文化景观学术概念和相关方法论的发展演...
关键词:风景园林 人地关系 文化景观 景观学派 世界遗产 
以金阁寺为例看日本学者视野中的遗产真实性被引量:4
《中国园林》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谷光灿 谢凝高 
世界遗产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至今让人难以辨析。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在1992年加入了世界遗产成员国,对世界遗产真实性概念的适当性解释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促成了世界对文化多样性的接受。以日本京都文化财的鹿苑寺(...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 日本 金阁寺 重建 奈良真实性会议 
风景遗产科学的核心论题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谢凝高 
主持人语 根据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标准,我国是世界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因为我国拥有世界遗产资源的客观条件:一是疆域广大,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二是地形复杂,东起大洋大海,西峙世界屋脊,是地球上高差最大的国家;...
关键词:世界遗产资源 产科学 论题 风景 客观条件 国土面积 主持人 国家 
风景名胜遗产学要义被引量:6
《中国园林》2010年第10期26-28,共3页谢凝高 
风景名胜遗产学是以风景名胜遗产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融的学科。本文以该学科为主要论题,探讨风景名胜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名胜 遗产 可持续发展 多学科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五岳被引量:19
《人文地理》2009年第4期26-31,共6页阙维民 谢凝高 陈耀华 宋峰 王连勇 刘业成 
中国五岳,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与中岳嵩山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的总称,是中国历史时期王朝疆域版图的核心之域;是统一疆域王朝的君主巡狩四方的禅天封地之处;也是各种宗教世界观的融会之地与三教九流的合一之所。...
关键词:五岳 世界遗产 遗产价值 
保护国家风景遗产 复兴中华山水精神被引量:3
《中国园林》2008年第5期53-53,共1页谢凝高 
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自然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国家风景遗产)。它是以具有突出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属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的地域空间...
关键词:国家风景名胜区 自然文化遗产 精神文化 中华民族 法律保护 国家公园 自然景观 
值得研究的长屿石板硐天
《风景名胜》2008年第5期18-18,共1页谢凝高 
记得40多年前,在温岭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清明节,学校组织到长屿硐天去远足,浏览双门硐、石梁硐、紫云硐等"洞天佛国"。从此,长屿硐天,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去年,我再游长屿,感受就更深刻了。长屿硐天位于浙江温岭市东北,...
关键词:石板 文化景观 露天开采 研究 遗址 景观效果 生产历史 新河 石料 建设 
中国风景名胜区:国土精华 华夏瑰宝
《风景名胜》2007年第9期12-15,共4页谢凝高 
风景名胜区是全人类的瑰宝,对其研究、鉴定、保护、保存,并传之世世代代,永续利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要特别注意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位、功能与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立法与监测、效益、科教等问题。
关键词:国家风景名胜区 保护风景区 国家公园 永续利用 自然文化遗产 精神文化 历史文化价值 世界自然遗产 科学价值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保全雁荡 各尽其能
《风景名胜》2007年第6期14-15,共2页谢凝高 
60年来,20多次登雁荡山,从感性、理性的认识体验到综合考察研究,逐步认识雁荡山具有国家级和世界级多种学科相互联系的综合价值。应在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下保存雁荡,各尽其能。
关键词:雁荡山古火山 国家风景名胜区 永续利用 考察研究 自然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地 统一管理 风景区 精神文化 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