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厚

作品数:92被引量:31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脑肿瘤血管内栓塞血管内栓塞治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综合临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戈治理教授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3期322-322,共1页谢昌厚 
2012年12月18日9时35分,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院神经外科的创始人、我院首任神经外科主任、我们敬爱的老师戈治理教授辛劳一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艰苦创业70多年的工作岗位,永别我们而去,走完了他够岁的人生,我们为失...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家 治理 心脏停止 工作岗位 艰苦创业 创始人 科主任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微侵袭手术治疗被引量:7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第2期71-73,共3页何百祥 徐高峰 鲍刚 谢昌厚 郭世文 张晓东 李奇 
目的总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型CA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首发症状为癫痫者16例,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者4例,无症状1例。采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其中4例同时做了颞叶部分切除,10例...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 微侵袭手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第7期40-42,共3页赵海康 张伟 谢昌厚 刘晓斌 任碧峰 刘巍 孙绪祥 白海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2例。术后随访15例,死亡13例,2例...
关键词:脑肿瘤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4
《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第9期1656-1659,共4页何百祥 徐高峰 鲍刚 谢昌厚 郭世文 张晓东 李奇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6例颅内CA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内型CA40例。临床观察6例,4例随访1-6年无特殊不适,2例随访1年后症状加重;...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 伽玛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被引量: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第17期2510-2513,共4页宋锦宁 刘守勋 王拓 鲍刚 隋龙 李琦 郗磊 徐高峰 谢昌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课题(No:2006AA02Z4Z4);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课题(No: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02K10-G1-9)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41例动脉瘤性SAH患者采用CT、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DSA等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结合临床进行DIND的早期诊断;对动脉瘤性SA...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06例分析)被引量:11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第8期362-364,共3页宋锦宁 王拓 鲍刚 徐高峰 隋龙 谢昌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编号:2006AA02Z4Z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2K10-G1-9)
目的总结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颅内动脉瘤行可脱性微弹簧圈囊内栓塞的经验。结果动脉瘤腔100%闭塞87例,95%闭塞11例,90%闭塞8例。95例破裂性动脉瘤病人术后GOS评分5分68例,4分10例,3分7...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 治疗性 可脱性微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8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第7期528-531,共4页宋锦宁 徐高峰 王拓 鲍刚 谢昌厚 隋龙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课题(2006AA02Z4Z4);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课题(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2K10-G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4-10d)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根据在DSA影像上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将全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为有CVS者,B组22例为无CVS者。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4-10d采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栓塞 治疗 
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7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宋锦宁 刘守勋 王拓 鲍刚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6AA02Z4Z4);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2K10-G1-9)
目的总结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与技术要点。方法对32例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结果32个动脉瘤中27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2...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破裂脑动脉瘤栓塞时机与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被引量: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宋锦宁 刘守勋 王拓 鲍刚 谭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22424);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2K10-GI-9)
目的探讨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时间与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治疗。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对118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发病后7d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11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12期925-928,共4页宋锦宁 刘守勋 鲍刚 王拓 刘晓斌 陈景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课题(2006AA02Z4Z4);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课题(NCET-05-083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2K10-G1-9)
目的总结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对45例小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或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45个动脉瘤中41个瘤腔100%闭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水解铂金弹簧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