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仪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摄影光学摄影弥散紫外线偏振光更多>>
发文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机械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像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体痕迹的拍摄
《影像技术》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赵公仪 
本文从摄影角度简要分析了各种具有三维立体形态的痕迹的形成机制、结构特点,阐述对立体痕迹的配光原则、拍摄技术、影调要求和一部分提取方法。
关键词:立体痕迹 余弦定律 承载体 造型物 凹凸感 
关于正确重合头颅和人像的成像理论研究
《影像技术》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赵公仪 
正确重合人头的头颅和脸面的图像是法庭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不正确的重合有可能再现一张错误的人像,对刑侦工作产生误导,甚至产生不幸的结果.本文从锥体投影成像原理出发,阐述人的脸面形成平面影像时的空间关系.对以往颅像重合检验中...
关键词:锥体投影成像 空间几何重合 透视形状变化 容许误差 成像原理 重合 理论研究 人像 锥体投影 空间关系 
弥散斑与景深被引量:1
《影视技术》2003年第5期21-22,20,共3页赵公仪 
什么是景深?底片拍出之后景深还变不变?影响景深的四大元素,除了物距、焦距和光圈外,本文主要阐述了弥散斑与景深以及图像尺寸的关系。
关键词:前焦弥散班 后焦弥散斑 景深 摄影光学 
玻璃两面重叠手印拍摄机理被引量:1
《影像技术》2002年第4期46-49,共4页赵公仪 
根据斯涅尔定律和菲涅尔公式阐述清水衬底法消除玻璃下界面手印或玻纹的影像,以及用偏振光、紫外线拍摄玻面痕迹的方法和机理。
关键词:玻璃 两面重叠手印 拍摄机理 清水衬底法 布儒斯特角 偏振光 紫外线 拍摄技术 
三维空间中的物像几何关系与计算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赵公仪 
根据物像正切定律导出了平面影像的 4种测算方法 ,阐述不同空间姿态下的物像形状关系 ,分别设计出了矩形、球体和圆的空间姿态图 ,推导出它们的三度坐标计算公式 ,为用计算机提供平面图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三维空间 平面影像 锥体投影成像 透视学形状变化 物像正切定律 物像几何关系 摄影 
矩形中线法选焦与景深
《影像材料》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赵公仪 
关键词:摄影光学 矩形中线法 景深 对焦点 等腰梯形对角形焦点法 光圈 F值 
痕迹物质对光的偏振机制与拍摄规律
《感光材料》2000年第5期37-38,40,共3页赵公仪 
阐述了介电物质、金属等不同物面,以及痕迹物质对光的偏振机制和拍摄成像规律,偏振反射和定向反射与入射波频段的关系。
关键词:偏振反射 定向反射 痕迹物质 拍摄 摄影光学 
偏振角摄影及对变形影像的矫正被引量:1
《感光材料》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赵公仪 
对于偏振反射和定向反射光线的痕迹及其载体的拍摄,一般都是在侧斜位置进行的。而这时拍出的影像变形,可采用光学方法和用计算机对变形影像予以矫正。1方形比例法拍摄与矫正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准确的拍摄、矫正方法,采取下述步骤进...
关键词:偏振角摄影 变形影像 矫正 摄影方法 
物、像关系的计算方法与非垂轴摄影
《影像技术》1999年第3期50-53,共4页赵公仪 
本文阐述了摄影成像时将空间物转变为底片平面像的四种测算方法,用十字正交法测量摄影和矫正变形影像的操作过程及原理,并对几种不够确切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数理分析。
关键词:非垂轴位 几何相似 十字正交法 物像关系 摄影 
三维空间中的颅像关系及重合检验的科学性问题
《影像技术》1999年第2期48-54,共7页赵公仪 
本文从三维空间成像原理出发.全面阐述人头及颜面各部位在成平面像过程中的变形和对检验所产生的影响。对重合检验中的点位深度差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项技术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因而将其作为一种刑事检验手段是不相宜的。
关键词:复位摄颅 三维成像 球体成像 重合检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