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芳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瓶梅》《儒林外史》兼及经济崛起金瓶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宜春学院学报》《发展研究》《海峡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金瓶梅》看商品经济崛起之初士商地位的演变——兼及《儒林外史》被引量:2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陈清芳 
《金瓶梅》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士人,但他们在以西门庆为代表的商人面前,都以不同的形式败下阵来。这种现象表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士商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尊士抑商"的传统观念正被颠覆。
关键词:金瓶梅 儒林外史 商品经济 士商地位 
论《西厢记》中蓄势手法的运用
《海峡科学》2009年第2期93-94,共2页陈清芳 
《西厢记》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戏曲"蓄势"手法的成功运用。无论情节安排上的悲喜交织,还是形象塑造上的虚实互现,都是"蓄势"方法的体现。
关键词:蓄势 悲喜交织 虚实互现 
一个“道德救世”者的无奈——从吴趼人的写情小说解读作者的内心被引量:1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11-112,共2页陈清芳 
吴趼人的写情小说宣扬的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广义上的"情",而非狭义的儿女之情,它们表现了新旧嬗变的晚清时期作家面对西方新学与传统旧学的无奈选择。然而,生当道德衰世,"道德救世"者最终必然无可奈何。
关键词:吴趼人 写情小说 道德救世 无奈 
凡纸上之可喜可惊 皆心中之欲歌欲哭——解读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科举心理
《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陈清芳 
才子佳人小说虽以婚恋为题材,但其内容与科举考试密不可分,解读小说作家的科举心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作品的真实内涵。小说对女性才情的激赏,对八股科举的讥讽,对才子们回归“金榜题名”之路的结局安排,实际表现的都是作家们对科举制爱...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 科举考试 爱恨交加 普遍心理 
重建儒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103-105,共3页陈清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建儒学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民众的道德水平;儒学的重建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是,重建还需要依靠儒学自身的与时俱进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和谐社会 儒学 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