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明

作品数:5被引量:11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农艺性状黄淮气候变暖旱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农业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4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7期933-938,共6页刘新月 裴磊 卫云宗 张正斌 高辉明 徐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80301070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6yzgc044)
为了解过去近30年山西省临汾降水变化对旱地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1986-2014年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资料,研究其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规律,并对降水要素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多元回...
关键词: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降水 
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被引量:38
《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1942-1954,共13页刘新月 裴磊 卫云宗 张正斌 高辉明 徐萍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2010CB9515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10050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11yzgc054)
【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
关键词: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气候变化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演变趋势被引量:15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8期3930-3938,共9页吴秀亭 张正斌 徐萍 齐亚娟 王玉莹 何秀平 高辉明 
国家"973"项目(2010CB9515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EW-N-02;KSCX2-EW-J-5)
【目的】通过对黄淮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研究黄淮小麦适应气候变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高产育种选择的规律。【方法】记载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进化材料和现代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性状。【结果】小...
关键词:黄淮 冬小麦 农艺性状 进化 
2001—2009年中国北部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变化被引量:64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1期2201-2210,共10页高辉明 张正斌 徐萍 杨引福 卫云宗 刘新月 
国家"973"项目(2010CB9515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EW-N-02;KSCX2-EW-J-5)
【目的】研究中国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适应气候变暖的变化规律,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方法】利用2001—2009年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该地区相关气象资料,研究对照品...
关键词:冬小麦 气候变暖 农艺性状 中国北部 
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不同施肥方式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8期3958-3960,共3页王萌 郭强 何秀萍 王玉莹 高辉明 蔺崇明 杨引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专项(2009-32);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1KTZB02-01-02)
通过对陕西主栽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施用普通化肥、配方肥、新型BB肥后的产量及相关植株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和新型BB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百粒重和单株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玉米产量。NPK优化处理和新型BB肥的优势明显,分别较普通肥料...
关键词:夏玉米 施肥方式 产量 植株性状 陕西关中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