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葆华

作品数:51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沈从文小说书信女性形象湘西世界都市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知识》《求索》《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题材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收获——评王旺山长篇小说《铁花》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88-93,共6页任葆华 
小说《铁花》真实地还原了一个世俗化的乡村世界,写出了三代人对于土地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中国人“乐天知命”的生活观。作为一部地方性写作的典型文本,小说充满丰富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作者地方性写作的背后,既有抵抗全球化文化潮...
关键词:《铁花》 乡村世界 地方性写作 地域文化 慢的小说美学 
沈从文与鲁迅曾见过面的一条史料
《上海鲁迅研究》2018年第3期157-160,共4页任葆华 
关于沈从文与鲁迅是否见过面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者、传记作家都认为他们从未见过面。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最新出版的《沈从文的前半生》(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仍持此观点。(1)笔者在2015年《鲁迅研究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沈从文的一封...
关键词:沈从文 鲁迅逝世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3期48-53,共6页任葆华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当代历史文学与<史记>的文本间性研究(15JZ022)
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孤独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塑造了许多孤独者形象,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沈从文的孤独不仅是他个人的生之孤独,更是湘西少数民族的孤独,同时也是他个人文化身份和文...
关键词:沈从文 孤独 文化身份 文学理想 
沈从文、鲁迅与梅兰芳
《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任葆华 
鲁迅与梅兰芳,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对此鲁迅研究界和戏曲界做了不少的文章。但鲜为人知的是,与鲁迅在许多方面意见相左的沈从文,在对待梅兰芳这件事上却难得的一致。他们都不喜欢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并且对梅多有批评之词,然而不喜欢...
关键词:学界 美国 方面 京剧 热点话题 先驱 戏曲界 
沈从文与闻一多关系初探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任葆华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2JK0411)
沈从文与闻一多尽管关系疏离,交往有限,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关联。沈从文曾写小说讥讽闻一多,闻一多也曾想写诗讽刺沈从文。
关键词:沈从文 闻一多 关系 
沈从文的一封佚信及鲁迅被引量:4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任葆华 
最近翻阅有关材料,发现沈从文1930年4月曾给赵景深写过一信,该信和其他作家的信件曾以《现代小说家书简——现代作家书简之一》为题刊载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六辑上,题目下署“赵景深辑注”。
关键词:沈从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鲁迅 现代文艺 现代作家 赵景深 小说家 书简 
陈望道缘何批评沈从文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任葆华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2JK0411
陈望道不仅难以认同沈从文的"自赏",而且对于沈从文在"大众语问题"上的态度也颇为不满。面对陈望道的批评,沈从文未见有直接的回应,想必是无话可说或不屑一说。
关键词:陈望道 沈从文 批评 
沈从文建国后的“鲁迅说”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8期32-39,共8页任葆华 
沈从文评说鲁迅的文字主要发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之后并没有专文论述鲁迅,且在其生前公开发表的文字中,鲁迅的名字也极少出现。然而,在其私人书信及有关总结汇报、交代材料等另类文字中却频频言及。
关键词:沈从文 鲁迅 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 文字 文论 书信 
关于沈从文书信研究的设想——为纪念沈从文诞辰110周年而作被引量: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87-90,共4页任葆华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411)
沈从文的书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书信研究开拓了沈从文研究的新领地,同时可能成为未来沈从文研究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生长点。其中作家关系、文学价值、学术价值等应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时,应从文本细读出发,整体观照,同...
关键词:沈从文 书信研究 设想 
“青年必读书事件”中胡也频对鲁迅的声援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6期38-38,共1页任葆华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KZ003
1924年2月21日,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在《京报副刊》发表,其中"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等说法[1]12颇受争议,进而引发了一场论战,各种观点的论争文章达60篇之多[2],学界称之为"青...
关键词:读书 青年 鲁迅 事件 胡也频 《京报副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