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荣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选育水稻金优133杂交晚稻稗草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农业科学》《杂交水稻》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国审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932
《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第4期45-45,共1页王玉美 刘三荣 
超级杂交稻两优932系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3年通过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是“十五”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稻 两优932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杂交晚稻金优133高产制种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周文华 郭嗣斌 王华生 李珍连 刘三荣 
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1AA204A01)
根据4年的制种实践,总结了杂交晚稻金优133在湖北安排迟夏制种时二亲本感温性均较强等主要特性及理想花期、最佳群体结构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是制种高产的关键等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晚稻 金优133品种 高产制种技术 亲本特性 去杂保纯 
优质晚杂金优133的优势表现及规范栽培
《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周文华 郭嗣斌 刘三荣 
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 (2 0 0 1AA2 0 4A0 1)
抓住天时地利 ,大力发展湖北的优质晚稻 ;针对品质较优、食味良好的金优 133垩白率出现变异的弱点 ,推行规范化保优栽培技术 。
关键词:杂交晚稻 金优133 优势 规范化栽培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伍优133
《杂交水稻》2002年第3期57-58,共2页周文华 郭嗣斌 宋德安 卢兴桂 刘三荣 周开平 
湖北省主要粮棉油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96IP0 6 0 1)
由湖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伍优 133(金 2 3A×P133)适应性较强 ,丰产性较好 ,米质优、口感好 ,制种易获高产 ,2 0 0 2年
关键词:杂交晚籼稻 伍优133组合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制种要点 
水稻转基因抗虫杂交组合试种表现
《湖北农业科学》2002年第4期23-24,共2页曾庆四 吴和明 董新国 刘三荣 方国成 周元坤 
通过 2年试种观察 ,转基因抗虫杂交组合抗虫效果显著 ,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抗虫防效均达 10 0 %;而对照汕优 6 3在不治虫的情况下 ,束叶率 98 4 9%、枯鞘率 3 6 7%、白穗率 47 2 1%,抗虫组合在人工接种三化螟 90 0 0个 hm2...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 抗虫 杂交组合 试种表现 
籼型杂交晚稻新优208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2001年第6期5-7,共3页郭嗣斌 周文华 刘三荣 
湖北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以新露A与P2 0 8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晚稻新组合新优 2 0 8,经全国和湖北省 3年 5组多点次的区试表明 ,平均公顷产量为 6 65~ 7 69t,均比对照组合汕优 64增产 ,增产幅度为 6 4 5 %~ 10 84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 新优208 选育 应用 
阳新县粮贸公司实施“订单农业”的启示
《湖北农业科学》2001年第2期8-9,19,共3页周文华 郭嗣斌 刘三荣 
湖北省"九五"重大攻关项目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粮食供求关系的新矛盾 ,农民“卖粮难”的新问题 ,阳新县粮食加工贸易公司与阳新县科协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结合 ,从湖北省农科院引进试种示范优质杂交稻伍优 133,并与农户签订了高出市场价格 2 0 %、包种包收...
关键词:阳新县 订单农业 水稻生产 科工贸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 农业科技产业化 
引进的几个稗草品种在湖北的适应性及栽培利用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1990年第3期28-30,17,共3页李祖发 蔡庆祥 刘三荣 
稗草是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和饵料,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印度等国研究较为广泛,我国对稗草的研究甚少,起步较晚。80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先后从国外引进7个系列稗草品种(“274”、“275”、“276”、“277”、“278”、“279”、“28...
关键词:稗草 引种 适应性 湖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