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宜

作品数:36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卡夫丁峡谷设想唯物史观本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刍议被引量:1
《党建研究》2022年第3期45-46,共2页赵飞 刘新宜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加强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高校不断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高标准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关键词:发展党员 优秀青年教师 基层组织工作 高层次人才 学生党建工作 国家前途命运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普通高等学校 
对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反思被引量:1
《改革与开放》2014年第18期40-42,共3页庄然 刘新宜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公民素质代表着国家形象,彰显着社会文明程度。提倡公民的道德文明建设仅只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还应该具有对公共...
关键词:公民 公民意识 教育 民主政治 
布尔什维克兴衰的历史启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71-78,共8页刘新宜 
高度封闭性、集权性建制与运作规则既是保证布尔什维克在落后历史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又是导致其执政后逐步变质并最终走上衰败的深层根源。只有根据现代政治所必需的开放性、民主性诉求,对这种传统政治规则进行深刻改造,才能使...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 建制 运作规则 封闭性 集权性 
伯恩施坦失误的主要原因及其现实启示被引量:1
《新东方》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刘新宜 
伯恩施坦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唯物史观的机械运用并被权贵资本主义的利益深度裹挟。此事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才能认清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二是迟发展国家必须严防权贵势力对社会生活的过度操控。...
关键词:伯恩施坦 修正主义 唯物史观 主要原因 现实启示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与启示
《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142-144,共3页刘新宜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深层诱因是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政治制度。其教训留下的主要启示是:不能盲目推崇和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有模式;战略上不能全面开花,多头并进;策略上应首选可控和难度相对较小的改革举措;更重要的是根据...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 现代政治制度 启示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源与教训被引量: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2-74,共3页刘新宜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源是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政治制度,其教训主要有:不能一味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有模式;战略上不能多头并进;策略上应首选可控和难度相对较小的改革举措;更重要的是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政治体制 改革 根源 教训 苏联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设置问题的深层思考——基于唯物史观的解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88-90,共3页刘新宜 
唯物史观是解析社会性质的科学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在物质生产方式上存在着本质差异。这表明,它们已经分属于两种不同质态的社会主义。这是不宜将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的探索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反思与探索——第11届全国中青年社会主义学者专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186-189,共4页刘新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专题研讨会 专家学者 社会主义 中青年 研讨会综述 公共管理学院 华侨大学 
制度间跨越 还是制度内跳跃——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本义及其思想价值的探析被引量:6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1期68-73,共6页刘新宜 
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被长期、广泛解读为"跨越资本主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思想理论混乱。其实它的本义只是制度内跳跃,而非制度间跨越。其主要思想价值,一是论述了社会跳跃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在历史哲学层面为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提供...
关键词:“卡夫丁峡谷”设想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跨越发展观——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另一种解读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2-18,共7页刘新宜 
长期以来,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被广泛解读为"跨越资本主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混乱。实际上,马克思这一设想的本义指的是制度内跳跃,即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跳跃,而不是人们广泛理解的制度间跨越——"跨越资本主义"...
关键词:社会发展 “卡夫丁峡谷”设想 跨越资本主义 制度内跳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