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梅

作品数:29被引量: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土壤气地球化学异常震源深度CO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研究》《震灾防御技术》《地震科学进展》《地震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导重力测量数据中地震事件的频域特征信息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12期831-839,共9页杜非白 杨红樱 赵星 刘永梅 
中国地震局2024年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4010217)资助。
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精度可达0.1μGal(1μGal=10^(−8) m/s^(2)),是获取地震重力信号频域特征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iGrav-012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基于谱分析探究地震事件发生前后重力场扰动信号的优势频段随震级和震...
关键词:超导重力测量 地震重力扰动 谱分析 频域特征 
内蒙古—辽宁交界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地震研究》2023年第1期58-67,共10页刘永梅 崔月菊 孙凤霞 仵柯田 姜莉 刘改梅 陈立峰 杜建国 
2021年度内蒙古地震局局长基金课题(2021JC05);2022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2010316);2021年度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攻关项目(DZ202108090107)联合资助。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周边25个泉、井、河流、水库取样点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主要离子含量进行测试,讨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物质来源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样...
关键词: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类型 补给来源 内蒙古—辽宁交界 
青藏高原周缘三次强地震伴生的卫星高光谱遥感地球化学异常被引量:1
《地震》2021年第2期129-144,共16页姜莉 崔月菊 杜建国 丁志华 刘永梅 刘轶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50920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IEF010204);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HPPES08)。
利用卫星遥感高光谱AIRS数据,获取了发生在青藏高原周缘三个不同构造单元的2017年8月九寨沟M_(S)7.0地震、2019年4月西藏墨脱M_(S)6.3地震和2020年6月新疆于田M_(S)6.4地震伴生的CH_(4)气体地球化学异常。用Matlab编程处理AIRS数据的结...
关键词:地震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卫星高光谱 CH_(4) 青藏高原周缘 
岱海断陷带断层H_(2)释放特征与断层活动性间的关系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1期76-83,共8页刘永梅 丁风和 尹战军 刘改梅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18JC08);2017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项目编号:2017020301)。
在岱海断陷带2条活动断裂上布设了4个用于观测土壤H_(2)的剖面。在2017年5月底测量土壤H_(2)浓度,布设测线8条,测点共122个。测量结果表明,岱海断陷带2条活动断裂上土壤H_(2)的浓度在断裂两侧明显高于断裂河沟谷底测点。
关键词:断裂 断层气 H_(2) 释放特征 
基于喜马拉雅台阵的内蒙古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区拾震能力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0年第4期90-99,共10页翟浩 刘芳 贾昕晔 郭伟 赵艳红 苏日亚 徐岩 娜热 刘永梅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18012);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TM05)。
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资料及内蒙古、甘肃地震台网资料,采用结合台阵策略的震相拾取深度学习方法APP,开展内蒙古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区——阿拉善右旗拾震能力研究。研究结果显示,APP方法检测到了人工目录中97.8%的地震,地震拾取总数为人...
关键词:喜马拉雅台阵 阿拉善右旗 深度学习 台阵策略 拾震能力 
山西地震带北段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不同深度CO2和Rn气体通量的差异性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0年第2期113-122,共10页赵红坤 王万丽 周晓成 石宏宇 孙玉涛 刘永梅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6IES010304,2017IES010205,2018IES010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50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41673106)。
2014年在山西地震带北段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布设35个测量剖面,测量土壤气CO2、Rn浓度及深度20 cm、1 m的CO2和Rn通量。测量结果表明:(1)CO2、Rn浓度与深度20 cm、1 m的CO2、Rn通量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自西向东的增...
关键词:土壤气 CO2 Rn 深度 通量 山西地震带和张-渤地震带 
内蒙古分区地壳一维速度模型的检验被引量:3
《中国地震》2019年第4期738-752,共15页贾昕晔 王鑫 王树波 翟浩 杨智升 刘永梅 王旭东 张小艳 徐岩 苏相达 刘芳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项目(XH18012);中国地震局监测司地震监测预报经常性项目“区域一维速度模型部署”(16A06ZX017)共同资助
基于“2015模型”和分区模型对比的方法,开展折合走时、典型地震、爆破和塌陷以及PTD震源深度测定4个方面的模型适用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采用分区模型时,随机抽取事件均位于折合走时理论线中间;典型事件、爆破和塌陷使用分区模型得到...
关键词:内蒙古 分区速度模型 “2015模型”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长波辐射异常特征被引量:2
《震灾防御技术》2019年第4期846-853,共8页戴勇 高立新 格根 查斯 刘永梅 裴东洋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9020402);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7010Y);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提升性课题(3JH-201902002);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课题(2018YC03).
通过距平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震中所在区域(95.00°—110.00°E,25.00°—45.00°N)长波辐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2017年7月,去除背景之后的长波辐射场在震区附近出现显著增强现象,增强区域基本走向与地质...
关键词:九寨沟7.0级地震 长波辐射 距平方法 异常增强 
内蒙古分区地壳速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分析被引量:5
《中国地震》2018年第4期731-744,共14页赵艳红 舒雷 刘永梅 张珂 尹占军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地区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示范"资助
内蒙古测震台网自"十五"数字化网络建成以来,一直使用华南速度模型。多年的大震速报和地震编目结果显示,华南速度模型不符合内蒙古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2016年开始使用的内蒙古2015速度模型也不能完全满足内蒙古各区域地震定位的需求。...
关键词:华南模型 内蒙古2015速度模型 西部模型 东部模型 中部模型 
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对比分析被引量: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年第4期38-46,共9页李彬 魏建民 张浩鸣 刘永梅 刘芳 张帆 郝亮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CEA-JC/3JH-1605031)
选取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数据中心及内蒙古测震台网记录到此次地震序列的78次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纯型法、Hyposat法、双差定位...
关键词:地震序列 震源深度 对比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