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岭

作品数: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金穗种业开发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矮秆基因半矮秆基因农艺性状冬小麦春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河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强筋小麦品种金麦一号及管理技术要点
《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14-14,共1页李天勇 秦焱 刘洪岭 
关键词:小麦品种 管理技术要点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强筋 有限公司 河北省 选育  
矮杆基因对春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子粒产量的间接作用被引量:6
《华北农学报》1998年第4期1-7,共7页李杏普 庞春明 蒋春志 武金铭 刘洪岭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
关键词:春小麦 矮秆基因 半矮秆基因 生长特性 子粒产量 
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作物学报》1998年第4期475-479,共5页李杏普 蒋春志 刘洪岭 
利用以冬麦品种Maris Huntsman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及其不同结合形式的6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穗数、粒数和粒重、地上部生物产量、经济...
关键词:冬小麦 矮秆基因 半矮秆基因 农艺性状 育种 
Rht_1,Rht_2和Rht_3基因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36-41,共6页李兴普 蒋春志 刘洪岭 
利用小麦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的不同形式(单个基因或组合)的春小麦近等基因系(以春小麦品种cv,AprilBearded为背景,回交转育而成),研究了在半旱薄地上Rht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为,R...
关键词:春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河北省小麦育成种系谱分析被引量:4
《河北农业科学》1994年第4期8-11,共4页李兴普 刘洪岭 
通过系统归类分析证明,河北省主要小麦育成种的血统来自三大系统:(1)洛夫林10号;(2)胜利麦/燕大1817:(3)蚂蚱麦/碧玉麦。其次矮源主要来自农林10号和赤小麦血统。
关键词:小麦 品种 系谱分析 亲本组合 河北 
冀84-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华北农学报》1992年第1期8-13,共6页武金铬 刘洪岭 李亚军 
利用冀84—5418连续四年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及有关资料,分析其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广泛适应于黄淮麦区,产量潜力大,在环境平均值340公斤/亩以上稳产性好,在品种单产374.5公斤以上超过其它品种。其丰产性、稳产性分别隶...
关键词:小麦 适应性 高产 
冀84—5418小麦及高产栽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1991年第9期8-8,共1页刘洪岭 武金铭 
冀84—5418是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育成的综合抗性强、可塑性大、优质、高产、稳产、早熟的冬小麦新品种。它不仅适应于河北省中南部,而且在整个黄淮麦区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1988年8月和1989年8月分别由河南、河北两省品种审定委...
关键词:小麦 高产 栽培 
冀中南高产稳产早熟小麦育种模式的探讨——冀84-5418丰产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1991年第1期1-6,共6页武金铭 刘洪岭 
作者试拟了冀中南小麦高产品种选育模式,以此为模板选育出冀84-5418小麦品种.通过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表明冀84-5418不仅是多种优异性状的集合体,而且是穗分化早、发育协调、具有较高自身调节能力和潜在生产力的重组生物型....
关键词:冬小麦 育种模式 自身调节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