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孝德

作品数:12被引量:1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质学安徽铜陵矿集区成矿铜陵矿集区成矿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地质学报》《安徽地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省池州地区区域成矿模式被引量:16
《安徽地质》2013年第3期200-204,共5页姚孝德 谭德兴 陈芳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资助项目(1212010881616)
安徽省池州地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风化淋滤型、沉积叠改型等。矽卡岩型是本区主要的矿床类型,根据其成矿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层控式、复合式、接触式。矿床(体)主要赋存在S-O间剥离面奥陶系汤头组、泥盆系顶部层...
关键词:池州地区 矿床类型 成矿系列 成矿模式 找矿标志 
安徽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0期1397-1404,1408,共9页姚孝德 陈芳 王利民 孙明明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资助项目(1212010881616)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的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主要成矿期为岩浆期后热液期。蚀变分带自内向外:钠-更长石化带—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化带—钾硅...
关键词:沙溪式斑岩铜(金)矿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蚀变分带 矿床成因 庐江沙溪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区域成矿模式被引量:16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7期965-976,共12页姚孝德 杜建国 许卫 陈芳 谭德兴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资助项目(1212010881616)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改造型、斑岩型、风化淋滤型。矽卡岩型是本区主要的矿床类型,根据其成矿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层控式、复合式、接触式、裂控式、角砾岩筒式。矿床(体)主要赋存在3个层位(C2h+C2P1c,P2+P3,T1...
关键词:铜陵矿集区 矿床类型 成矿模式 找矿标志 
安徽省庐枞与滁州盆地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Fe-Cu成矿的关系被引量:18
《地质学报》2011年第5期626-635,共10页邓晋福 刘翠 冯艳芳 戴圣潜 杜建国 吴明安 童劲松 周肃 苏尚国 吴宗絮 姚孝德 吴雪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号1212010633903;1212010733802;1212010911028;12120107118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NSFC4080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放实验室项目(编号GPMR0735)资助的成果
庐枞盆地与滁州盆地的火山岩岩石组合分别为钾玄岩-安粗岩-粗面岩组合和安粗岩-粗面岩组合,并分别与Fe,Cu矿有成生联系,形成于早白垩世,约130Ma。庐枞盆地与滁州盆地的火山岩组合,具明显不同的化学特征,他们分别为:①SiO2-ALK系统的碱...
关键词:庐枞与滁州盆地 火山岩岩石组合 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 成矿专属性 区域构造环境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成矿过程被引量:40
《地质学报》2011年第5期659-686,共28页侯增谦 杨竹森 吕庆田 曾普胜 谢玉玲 蒙义峰 田世洪 徐文艺 李红阳 姜章平 王训成 姚孝德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编号40730419、40930418、40234051);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编号200101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B01B01)资助的成果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铜矿。该矿床被惯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碳酸盐建造与下伏上泥盆统砂岩建造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由一系列层控块状含铜硫化物透...
关键词:矽卡岩铜成矿作用 SEDEX型块状硫化物 热液叠加 扬子成矿带 
铜陵矿集区蚀变-流体填图与成矿流体系统被引量:15
《矿床地质》2004年第3期261-270,共10页蒙义峰 侯增谦 杨竹森 曾普胜 徐文艺 田世洪 李红阳 王训成 姜章平 姚孝德 
国家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2 0 0 110 0 0 0 0 0 4);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专项研究计划 (B0 0 0 2_3 )联合资助
为了详细刻画和深刻理解区域流体系统 ,文章在传统的地质填图方法基础上 ,针对流体活动性状及其地质记录 ,提出了一套区域蚀变_流体填图方法程序 ,并在铜陵地区进行了示范性研究 ,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套“蚀变_流体填图”的方法明确了流...
关键词:地质学 蚀变-流体填图 流体系统 空间展布 成矿特征 铜陵矿集区 
安徽铜陵矿集区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时空结构被引量:37
《矿床地质》2004年第3期281-297,共17页杨竹森 侯增谦 蒙义峰 曾普胜 李红阳 徐文艺 田世洪 王训诚 姚孝德 姜章平 
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与含矿信息"(编号 :2 0 0 10 1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 :40 2 3 40 5 1)联合资助
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 ,构造上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陆缘裂陷、中三叠世的陆_陆碰撞和侏罗纪—白垩纪的陆内构造_岩浆活动。晚石炭世的海底喷流沉积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硫化物 ,除部分构成块状硫化物矿床外 ,还为燕...
关键词:地质学 喷流沉积流体系统 块状硫化物 区域蚀变铜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安徽铜陵矿集区燕山期岩浆流体系统时空结构及成矿被引量:38
《矿床地质》2004年第3期298-309,共12页曾普胜 杨竹森 蒙义峰 裴荣富 王彦斌 王训诚 徐文艺 田世洪 姚孝德 
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 (编号 :2 0 0 10 1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 :40 2 3 40 5 1);地质调查项目 (编号 :2 0 0 10 0 0 0 0 0 4)资助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结合前人资料 ,建立起铜陵地区燕山期岩浆流体系统的时空格架及岩浆活动与矿产的关系。将铜陵地区的岩浆流体系统分为两类 4个子系统。一类是与燕山期 (15 0~ 133Ma)侵入岩有关的铜陵侵入岩岩浆...
关键词:地质学 燕山期 岩浆流体系统 时空结构 岩浆成因 铜陵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4
《地学前缘》2003年第1期105-110,共6页蒙义峰 侯增谦 杨竹森 曾普胜 徐文艺 田世洪 李红阳 王训成 姜章平 姚孝德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2 0 0 110 0 0 0 0 0 4) ;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专项研究计划 (B0 0 0 2 3 )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
关键词:安徽 铜陵地区 蚀变—流体填图 区域流体地质调查 填图要素 技术要求 
安徽铜陵矿集区流体系统与成矿被引量:15
《矿床地质》2002年第S1期1080-1082,共3页杨竹森 侯增谦 蒙义峰 王训诚 曾普胜 田世洪 姜章平 姚孝德 
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专项研究计划(编号:B0002-3);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110000004)联合资助
铜陵铜铁硫金矿集区经历了多期次区域规模的流体活动,依据蚀变岩、接触热变质岩、热液充填脉体、隐爆角砾岩筒和化学沉积岩等流体记录的穿切、交代关系,初步确定了4套与成矿有关的区域流体系统,即海西期沉积喷流流体系统、燕山期岩浆热...
关键词:流体系统 成矿作用 矿集区 沉积喷流 铜陵 安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