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承鑫

作品数:4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盆地扬子板块北缘前陆中段扬子北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古地理学报》《中国科技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被引量:1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王凯 刘少峰 姜承鑫 王平 张岩 孟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31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YPH08009);陕西山阳–柞水矿集区1/5万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图编制专题项目(编号:2011BAB04B05)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
关键词:叠加褶皱 扬子板块北缘 前陆褶皱逆冲带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弧形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被引量:15
《古地理学报》2013年第6期819-838,共20页王平 刘少峰 郑洪波 王凯 郜瑭珺 潘峰 李王鹏 姜承鑫 陈宇亮 杨雪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2104;41030318;4083010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海相前瞻性项目"共同资助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即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发育以弧形构造为特征的前陆薄皮逆冲—褶皱构造,包括了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发育的北西向的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以及沿江南—雪峰造山带发育的北东向的川东—湘鄂西弧形带。详细的构造解析、...
关键词:弧形构造 前陆盆地 扬子北缘 背驼式盆地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意义被引量:5
《地质科学》2013年第3期609-625,共17页王凯 刘少峰 王平 姜承鑫 郜瑭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3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900);高等学校科学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07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资助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褶皱逆冲带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其复杂的构造样式记录了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拼贴碰撞作用以及晚期转入的陆内变形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子板块北缘中段保康—房县地区...
关键词:扬子板块 前陆褶皱逆冲带 构造格架 左行走滑 
盆地沉降分析中的两类沉降被引量:7
《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19期48-49,52,共3页李超 姜承鑫 
盆地因其富含多样的矿产资源等原因,受到广泛的关注。盆地沉降史分析是盆地研究中重要的一支,为盆地形成、演化等研究提供基础的资料。在盆地沉降分析中,有两类重要的沉降:总沉降和构造沉降。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去压实校正、古...
关键词:沉积盆地 总沉降 构造沉降 回剥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