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东

作品数:11被引量:5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安桥水电站稳定性分析地面沉降B2坝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水力发电》《水力发电》《云南水电技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官地水电站库首左岸河湾地块渗漏分析
《云南水力发电》2014年第4期5-7,44,共4页崔小东 张四和 
官地水电站库首左岸为一向西凸出的山脊,形成东西向地势陡峻的单薄分水岭。地层岩性主要为二叠纪和石炭纪的碳酸盐岩、砂岩、硅质岩以及玄武岩。岩溶渗漏是河湾地块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平硐、钻孔、水文地质监测等手段对地块进行...
关键词:河湾地块 渗漏分析 官地水电站 
某水电站坝后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研究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S2期242-247,共6页陈小强 崔小东 
云南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下游240~960 m处,分布了2处崩塌堆积体(工程编号为B2、B20).两者方量巨大,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位置存在失稳可能.同时...
关键词:崩塌堆积体 稳定性分析 水电站建设 工程地质问题 
金安桥水电站B2、B20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岩土锚固工程》2012年第3期6-10,共5页王昆 崔小东 
云南省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坝址下游240m~960m处,分布有B2、B20两处崩塌堆积体,方量大且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察、试验及稳定性分析、复核验算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地段稳...
关键词:崩塌堆积体 稳定性分析 处理措施 
三家村堆积体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第4期28-30,共3页陈小强 崔小东 
三家村堆积体位于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库区左岸岸坡,该堆积体主要由崩塌堆积物及坡积物形成,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缘部分被淹没,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其上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现场地质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堆...
关键词:堆积体 成因 稳定性 
金安桥水电站绿帘石石英错动面对坝基的影响被引量:1
《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崔小东 
金安桥水电站绿帘石石英错动面(EP)主要分布在坝基及坝肩部位,因此对其的成因机制、分布特点、工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其渗透稳定性和对坝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该类结构面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绿帘石石英错动面(EP)的抗剪指...
关键词:绿帘石石英错动面 工程地质特性 稳定性 
“V”字形法则的量化指标及其应用被引量:1
《水力发电》2008年第11期39-40,44,共3页崔小东 
地质人员在勾绘地层界线(或断裂)的出露线时经常用到"V"字形法则,但"V"字形法则受地层产状及地形坡向的影响较大,且目前的"V"字形法则仅是地质现象的性质表述,没有量化指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应用"V"字形法则的量化指标,并且通过方...
关键词:“V”字形法则 量化指标 方法对比 地质填图 
“V”字形法则的量化指标及其应用
《云南水电技术》2008年第2期13-14,23,共3页崔小东 
地质人员在勾绘地层界线(或断裂)的出露线时经常用到“V”字形法则,但“V”字形法则受地层产状及地形的坡向影响较大,且目前的“V”字形法则仅是地质现象的性质表述,没有量化指标,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应用“V”字形法则的量化...
关键词:“V”字形法则 量化指标 方法对比 
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质量类别划分研究被引量:1
《云南水力发电》2008年第1期10-11,27,共3页崔小东 
在对金安桥水电站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的成因机制、分布特点、工程性状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的钻孔、平洞、物探等测试资料,对该类岩体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证明,其裂面绿泥石是玄武岩后期热液作用的产物,岩体本身具有较高的...
关键词:金安桥水电站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 成因 工程地质特性 质量类别划分 
天津市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7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第4期415-422,共8页郭占荣 曲焕林 崔小东 张云霞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造成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大量开采地下水。本文重点研究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的地面沉降数学模型及模拟,为控制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第四系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第四...
关键词:地面沉降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天津市 
天津市地面沉降研究及综合治理被引量:3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年第5期17-20,共4页吴铁钧 崔小东 牛修俊 陈文杰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主要地质灾害,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为减轻受害程度、控制地面沉降,天津市自1987年开始控制使用地下水,并在主要工业采水区实施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
关键词: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人工回灌 综合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