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玲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恶化艺术中心城市环境建筑形式建筑设计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华中建筑》《建筑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建筑与环境——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建设对森林破坏的定量化研究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09年第3期4-7,共4页崔玲 周若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408017);西安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3028)
对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用材量首次进行定量估算,推算森林的砍伐量和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建设毁林下限值等,研究特定历史时期里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唐长安 大明宫 兴庆宫 建设 森林破坏 
唐长安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关系研究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09年第3期166-171,共6页崔玲 周若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040801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辉煌时期。然而,隋唐都城长安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森林植被破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时期。该文对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用材量首次进行定量估算,进而分析唐长安城大规模建...
关键词:唐长安城 建设 定量分析 森林破坏 环境恶化 
渭河水系廊道与古都西安城址变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华中建筑》2009年第2期245-249,共5页崔玲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0408017)
借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探讨了古都西安的选址、建设、迁移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城市经历了城市生活用水从依赖渭河水源到改用支流水源,交通以渭河航运为主到依赖漕渠再到缺乏航运条件,城址从渭河北岸迁移到渭河南岸,...
关键词:古都西安 选址 迁移 渭河水文 河道变迁 
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08年第11期172-176,共5页崔玲 张定青 周若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50408017);西安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03028)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该文阐述了城市湿地的重要作用,并以西安市为例,对该地区的湿地的现状、分布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开发与保护湿地的对策,以期对西安市湿地的...
关键词:城市湿地 西安市 开发与保护 可持续利用 
建筑的生命 和谐与统一——洛阳市艺术中心建筑设计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崔玲 张定青 周若祁 
和谐美,应在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前提之下,去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以及自身的和谐美。该文通过对洛阳艺术中心的设计创作的分析,阐述如何寻找一种建筑形式,使之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和谐与统一。
关键词:和谐 统一 建筑形式 城市环境 
和谐与统一——建筑设计的原点与追求——洛阳市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创作解析
《工业建筑》2007年第z1期75-77,共3页崔玲 张定青 周若祁 
建筑设计中的和谐美,体现在建筑自身、建筑与环境之间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协调,有机呼应,整体统一的。通过对洛阳艺术中心设计创作的分析,阐述如何通过对建筑形式的把握,使之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和...
关键词:和谐 统一 建筑形式 城市环境 
环境·文化·建筑——洛阳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方案
《华中建筑》2006年第12期191-193,共3页崔玲 周若祁 张定青 
介绍了“洛阳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方案,是在一个特定环境条件下构思的融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生态肌理为一体的“有机建筑”创作实践。
关键词: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 山水环境 人文环境 有机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