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政

作品数:33被引量:1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海底地震仪OBS震相南海北部陆缘洋中脊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带海洋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卡罗琳板块在穆绍海沟的拓展型俯冲起始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1期255-271,共17页李春峰 邓永康 吴涛 董冬冬 张国良 张佳政 刘宇涛 李亚清 唐富贵 章露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3400、2023YFF0803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821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CXTD441);舟山市科技局项目(2020C81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船时共享项目开放航次NORC2020-581(41949581)资助。
穆绍海沟获得的新地震成像证实,海洋板块边界的水平压缩作用在年轻且较弱的海洋板块内部可诱发形成海沟,并且年轻板块诞生后不久就开始向古老板块之下俯冲.虽然板块边界两侧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先存薄弱带,但在水平挤压和垂直重力牵引...
关键词:穆绍海沟 俯冲起始 地震反射 卡罗琳板块 
海底地震仪数据丢失异常及内部时间校正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7期2863-2873,共11页李子正 丘学林 张佳政 贺恩远 王强 张浩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09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061,42106082,U20A20100)联合资助。
TS03航次使用国产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在马里亚纳海沟南段进行了一系列主动源和被动源地震作业,旨在获取跨越海沟的壳幔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POBS04台站地震剖面的直达水波到时异常,给接...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OBS) 数据丢失异常 内部时间校正 挑战者深渊 
南海洋脊跃迁的深地震探测数据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6期2364-2377,共14页全余杰 关慧心 赵明辉 张佳政 贺恩远 程锦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0532,91958212,U2244221,42002222,9185820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2803).
洋脊跃迁事件是海底扩张阶段受强烈构造和岩浆作用的普遍现象,地球物理资料表明洋脊跃迁事件存在于南海多期次海底扩张过程中,然而关于洋脊跃迁的深部速度结构特征尚不清楚.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实施了深地震探测测线OBS2021...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 数据处理 速度模型 洋脊跃迁 南海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张裂–破裂研究新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2期173-183,共11页赵明辉 袁野 张佳政 张翠梅 高金尉 王强 孙珍 程锦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2、41730532、U20A20100);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
文章基于深地震探测数据与大洋钻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张裂–破裂机制科学问题。2018-2023年在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的协助下,实施了三维深地震探测实验,共投放海底地震仪52台次,海底电磁仪2台次,放炮数量达8750炮,累...
关键词:洋陆转换带 二维/三维深部结构 海底地震仪 张裂–破裂机制 南海北部陆缘 
南海西南次海盆深部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学报》2023年第8期2742-2755,共14页秦绪文 王利杰 姚永坚 李福元 赵明辉 张佳政 王后金 徐子英 汪俊 许鹤华 路允乾 张如伟 张宝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0A20100);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专项项目(编号DD2020111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8)联合资助的成果。
西南次海盆位于南海渐进式扩张的西南端,共轭陆缘结构和残留扩张脊保留完整,是研究南海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西南次海盆洋陆过渡带较窄、同扩张断层发育、地震反射莫霍面不清晰、具有慢速扩张等特征。然而,由...
关键词:深部结构 洋陆转换带 慢速扩张 蛇纹石化地幔 西南次海盆 
OBS2018-H2测线反射与折射数据联合揭示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深部地震结构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6期2210-2225,共16页赵明辉 袁野 张翠梅 高金尉 苏晓康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0532);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95821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联合资助.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是减薄陆壳和正常洋壳之间的过渡区域,蕴藏着南海从张裂、破裂至初始海底扩张的重要信息.OBS2018-H2测线穿过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的钻探站位U1499和U1502,是一条平行于南海北部陆缘构造走向的深地震测线.我...
关键词:洋陆转换带(COT) 高速层(HVL) 同张裂火山作用 反射/折射数据联合 南海 
基于精细温度观测的南海东北部陆坡-深海盆底层湍流混合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1期62-74,共13页李杨 黄鹏起 鲁远征 屈玲 郭双喜 岑显荣 周生启 张佳政 丘学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2106、41776033、4200619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312、201804020056)。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
关键词:底层温度 湍流混合 内潮 湍动能耗散率 涡扩散系数 南海东北部 
南海三维热岩石圈结构及地表构造响应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11期4105-4116,共12页王晓芳 王恺祺 赵中贤 许鹤华 赵俊峰 任自强 张佳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0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104,GML2019ZD0204,GML2019ZD0205);广东省基金项目(2020A1515010502);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ISEE2018PY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2,41730532,41506063,91428205,42076077);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285)、王宽诚教育基金会(GJTD-2018-13)联合资助.
为系统了解南海海底热流特征和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构造的关系,本文首先以最新海底热流为约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南海的“热”岩石圈底部边界(底界)的埋深,然后开展详细分析壳、幔热流贡献以及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不同构...
关键词:三维热岩石圈结构 海底热流 壳幔热流贡献比 南海 
南海北部陆缘OBS2018–H2测线地壳结构初步结果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21年第5期111-122,共12页苏晓康 赵明辉 李子正 袁野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532、91958212、42002222、9185821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实施的OBS2018–H2测线的地壳速度结构,将为探讨南海张裂-破裂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文章介绍了OBS2018–H2测线前期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多道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数据格式转换...
关键词:数据处理 震相 初始速度模型 地壳厚度 洋陆转换带 南海北部陆缘 
海斗深渊区十字放炮与POBS精确位置校正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9期3333-3343,共11页李子正 丘学林 张佳政 张浩宇 陈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09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2,41730532);广东省海洋实验室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联合资助.
TS03航次创新性地投放了6台被动源海底地震仪(POBS)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海斗深渊区”,实施了万米级水深的天然地震观测,通过十字放炮获得POBS的精确坐底位置是后续研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首先对POBS的SEG-Y数据进行裁截误差修复...
关键词:海斗深渊 被动源海底地震仪(POBS) 十字放炮 位置校正 走时反演 正常时差校正(NMO)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