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序

作品数:53被引量:18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变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木版年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版)》《民族论坛》《文艺理论与批评》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滇式风筝造型研究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19年第3期88-89,共2页戚序 韩孟烨 
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编号:第84项选题-"中华营造法式-‘建构千秋’")
云南滇式风筝乃昆明地区独有,在中原文化与西南地区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滇式风筝的造型衍变、结构比例、飞行原理进行分析,为中国民间传统风筝研究体系提供案例...
关键词:滇式风筝 造型衍变 结构比例 飞行原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过程全记录”档案方法被引量:2
《山西档案》2018年第2期82-84,共3页戚序 杨聂昕 
档案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基础依据。而现存官方档案普遍存在着观察视角单一和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培养"非遗"传承人有方法地记录"非遗"实践过程是完善档案资料的重要路径。从系统工程理论中延展出的"过程全记录"档案方法是一套较为可行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档案 过程全记录 
四川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研究被引量:5
《装饰》2016年第8期95-97,共3页戚序 皮燕琪 
四川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是集塑、雕、绘、编、穿工艺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态,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制作工艺及造型材料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下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流程进...
关键词:杖头木偶 制作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抗战时期生活器皿纹饰研究——以建川博物馆藏品为例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6年第5期176-178,共3页戚序 杜开勇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器皿纹饰作为抗战宣传的重要媒介之一,担当起宣传、教育、发动大众等职能。文章以建川博物馆藏抗战时期生活器皿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研究、田野调研并结合图像学方法,探讨了抗战时期生活器皿抗战题材纹饰的分...
关键词:抗战时期生活器皿 纹饰特征 建川博物馆 
当前社会背景下垂花柱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评论》2016年第3期127-129,共3页戚序 冷远玲 
垂花柱,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最重要的装饰构件之一,是呈现在门上的一个独特的装饰构件,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上,在宫廷建筑和民居建筑上都有涉及。早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就已被提及,被称为虚柱。
关键词:《营造法式》 中国古代建筑 装饰构件 地面空间 木构建筑 宫廷建筑 伞盖 呈现形式 一朵朵 民族文化内涵 
抗战时期生活器皿纹饰研究——以建川博物馆藏品为例
《作家》2015年第12X期279-280,共2页戚序 杜开勇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器皿艺人制作"抗战救国"等纹饰器皿,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生活器皿纹饰作为抗战宣传的重要媒介之一,担当起宣传、教育、发动大众等职能。文章以建川博物馆藏抗战时期生活器皿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研究、...
关键词:抗战时期生活器皿 纹饰特征 建川博物馆 
大足宝顶山石窟景观设计特色研究
《大舞台》2015年第7期64-65,共2页戚序 李稼祎 
大足宝顶山石窟是由宋赵智凤主持规划修建的现存较为完整的密宗道场景观,作为具有宗教性质与功能的景观场地,它是既有寺庙园林性质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独特石窟寺园林景观。本文通过对其景观特色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其极具世俗化的...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宝顶山石窟 大佛湾 特色 
从“天地君亲师”位看文字符号设计的容错性被引量:3
《包装工程》2015年第22期47-50,共4页戚序 张华华 
目的从中国民间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天地君亲师"牌位中文字笔画减少的现象出发,将"容错性"概念引入视觉传达系统设计。方法以符号学为方法论指导,分析文字符号在视觉传达系统中的因"意"变"形"现象以及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字"容错性"的应...
关键词:视觉传达 文字 符号 容错性 天地君亲师 
蒙学经典当下设计的再思考
《人民论坛》2015年第A11期190-191,共2页戚序 刘懿 
本文试图探寻传统文化对儿童启蒙教育的意义,以及优秀蒙学教育理念深入儿童日常用品的方方面面的设计思考。从设计的学科平台角度,对经典蒙学进行重新设计思考,使之适应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从视觉艺术设计出发,...
关键词:蒙学经典 当下设计 思考 
大足宝顶山石窟景观营构设计理念研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年第3期93-95,共3页戚序 李稼祎 
大足宝顶山石窟由宋赵智凤主持规划修,其独特营构方式有别于其他石窟。文章以景观设计学角度分析,其景观规划布局、造像内容、施工技术方面,都体现出宣导人心向善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理念。在"多元一体"历史阶段,明了其景观营构理念的...
关键词:大足宝顶山石窟 景观设计 营构 设计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