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韬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量场黄河下游暴雨过程思维特点预报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科技》《科技导报》《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机房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期304-304,306,共2页王鸣晓 周淑玲 李韬 
介绍了静电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以及静电产生的途径,并提出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措施,包括:电磁屏蔽、合理布线、接地及等电位连接,要求严格的机房还应保持机房适当的湿度,让工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配带腕带,使用静电消除设备等。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 静电 危害 产生途径 防护措施 
黄河下游夏初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分析被引量:3
《科技导报》2010年第24期57-62,共6页周淑玲 刘澈 李韬 李香梅 王鸣晓 
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2008sdqxz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黄河下游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雷达回波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产生的,强对流区存在有利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
关键词:强对流 成因分析 多普勒雷达资料 动力和热力条件 
2008年7月威海市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科技导报》2009年第20期91-96,共6页李强 周淑玲 周丽峰 李韬 吕守敏 
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19日和24日威海市两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欧亚上空阻塞高压的建立、加强,使得500hPa高度...
关键词:威海暴雨 成因分析 冷空气 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 
威海市MICAPS系统的二次开发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0期367-368,共2页周淑玲 闫淑莲 周丽峰 李韬 丛美环 
山东省2003年重点课题"威海市MICAPS2.0的二次开发和本地化研究"
介绍了MICAPS2.0中短期组件的参数检索控件的二次开发和威海本地化研究,将MICAPS的工作平台与威海气象业务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了适合威海预报员习惯的,集资料分析、预报制作、结果输出于一体的人机交互工作平台,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决策...
关键词:MICAPS系统 二次开发 本地化研究 天气预报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天气的数值诊断分析被引量:7
《气象科技》2008年第5期581-586,共6页王川 李韬 侯建忠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模式预报场,对2006年4月9~11日西北地区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进行动力诊断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属于蒙古冷槽型,地面强冷空气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沙尘天气的发生,沙尘发生在冷锋后及锋面过境时;高空急流的发...
关键词:沙尘天气 数值模拟 急流 物理量场 
黄河下游春季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结构特征及落区分析被引量:5
《科技导报》2006年第9期21-24,共4页李韬 周淑玲 刘澈 闫淑莲 
利用HLAFS资料和实况资料,对2003年4月17日至18日发生在黄河下游的一次强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是高空冷空气、低空低压切变线和黄淮气旋外围倒槽共同影响造成的;从南海到山东的...
关键词:暴雨过程 结构特征 物理量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