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东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分支比衰变QCD因子化Π超对称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B^+→π^+l^+l^-和B_d→l^+l^-衰变对R宇称破缺超对称模型的限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153-153,共1页王建军 杨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5039)
关键词:B衰变 标准模型 R宇称破缺 超对称 
R宇称破缺的超对称模型中的τ^-→μ^-π~0(η,η′)衰变研究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李文君 杨亚东 张向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47110);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2006140006);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05003);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521048)
τ-→μ-π0(η,η′)衰变可用来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的新物理.在R宇称破缺的超对称(RPV SUSY)模型下对这些衰变的树图阶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衰变对该模型的轻子味破缺耦合参数很敏感,分支比可提高到目前的实验限....
关键词:标准模型 RPVSUSY模型 轻子味破缺 
V+A混合流对B^-→τ^-_τ和→D~*τ_τ过程的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217-217,共1页冯冠秋 谢振兴 杨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310675039)
关键词:标准模型 V+A混合流 衰变宽度(Г) 分支比(BR) 
探测B_s^0-_s^0混合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英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第4期332-336,共5页王茹敏 鲁公儒 王恩科 杨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3,10475031,10440420018);教育部基金(NCET-04-0744,SRFDP-20040511005,CFKSTIP-704035)资助~~
最近由CDF合作组和DΦ合作组测量的Bs质量差ΔMs粗略地与标准模型预测值一致,因此这些测量将对限制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提供一个机会.考虑Bs0-s0混合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并用最近ΔMs的实验结果去限制树图的R宇称破缺耦合...
关键词:B^0s-B-^0s 混合 R宇称破缺 Bs质量差 Bs宽度差 
双Higgs模型下对B_c^-→τ_τγ衰变过程的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218-218,共1页谢振兴 冯冠秋 杨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3;10675039)
关键词:辐射衰变 标准模型 双HIGGS模型 分支比 
QCD因子化方法下_s→π^+π^-中湮没强度的探索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第6期501-506,共6页鲁公儒 苏方 杨亚东 郝红军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0312001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3)资助~~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并采用具有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计算了纯湮没衰变 Bs→π+π-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并对该过程的CP破坏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为1.24×10-7,同时企鹅图对该过程起着主要贡献;B...
关键词:QCD因子化 纯湮没衰变 分支比 CP破坏 
QCD因子化在湮没衰变_(s,d)~0→J/ψγ中的应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第3期232-236,共5页鲁公儒 王茹敏 杨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3 0 5 0 0 3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0 3 12 0 0 170 0 )资助~~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 ,对可能的辐射湮灭衰变 B0s ,d→J/ψγ进行研究 .在标准模型中 ,相对于简单因子化下领头阶的分支比 ,αs 阶非因子化辐射修正对分支比有显著的量级上的改变 ,这些衰变可用来检验因子化方法 .在理论上 ,B介子稀有辐...
关键词:QCD因子化 衰变分支 B介子 混合效应 辐射湮没 
QCD因子化方法下两体非轻无粲_s→VV衰变被引量:1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第12期1248-1255,共8页李新强 鲁公儒 杨亚东 
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0 3 12 0 0 17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80 5 0 15;10 0 175 0 )资助~~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在标准模型下对Bs 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矢量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i)在该方法下 ,非因子化修正对不同的螺旋度振幅的贡献是不同的 ,有效系数ahi 是与末态矢量介子的螺旋度h相关的 ;(ii) Bs→VV过程中的某...
关键词:QCD因子化 矢量介子 衰变道 衰变宽度 螺旋度 分支比 标准模型 VV 比值 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