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红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质特征编图拉张敦密断裂带走滑运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与资源》《吉林地质》《世界地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地理底图要素在地质图件编绘中的注意事项被引量:1
《世界地质》2016年第4期941-941,共1页王凯红 
地质图编绘过程中,受负载量限制,不能将地理底图要素全部反映到图上。若处理不好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取舍问题,会出现诸如主题不突出、层次不清、视觉"模糊"等现象,因此要根据编图的用途与性质确定表达各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予以适...
关键词:地理底图 地质图件 河网密度 主次关系 分布规律 编图 载量 等高距 首曲线 图面 
吉林省敦化市塔东片麻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吉林地质》2016年第4期7-10,共4页胡红霞 王凯红 孙喜庆 董红辰 纪春华 
塔东片麻岩位于吉黑两省交界处的塔东—扶育站一带,是细粒花岗闪长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呈孤岛状残存于后期侵入岩中,经构造作用拼贴于佳木斯地块南部陆缘活动带。本文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该片麻岩的地质特征、岩石...
关键词:塔东片麻岩 变质花岗闪长岩 构造岩片 佳木斯地块南部陆缘活动带 
辽北—吉西南地区早白垩世富碱花岗岩地质特征被引量:2
《吉林地质》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孙罡 周凯 花艳秋 王凯红 
辽北-吉西南地区早白垩世富碱质花岗岩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组成,同位素年龄为125 Ma左右,岩石化学以富碱、富硅为特征,具A型花岗岩特点,但铝质偏高,又具过铝质花岗岩的特点,应属于后造山期之PA型花岗岩。其构造背景为晚印支期...
关键词:富碱花岗岩 A型 后造山 辽北-吉西南地区 
中国东北44Ma/42Ma火山事件的出现及其地质找矿意义被引量:2
《地质与资源》2008年第3期161-165,180,共6页王凯红 贾海明 张俊影 彭玉鲸 
中国东北地区古近纪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从48Ma~32Ma,每1Ma内至少有一处或数处,以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Ma/42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即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Ma±的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洋板块...
关键词:44Ma 42Ma 火山事件 主含矿层 找矿 中国东北 
GPS高程拟合方法精度分析被引量:2
《吉林地质》2007年第3期84-88,共5页王凯红 张俊影 赵娟 任军丽 胡红霞 
近年来人们往往利用GPS数据来确定大地高,但大地高不同于正常高,为此,利用多项式拟合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使GPS所测大地高通过这些数学模型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精度的正常高,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拟合和...
关键词:GPS 似大地水准面 正常高 精化模型 
PRB数据模型技术在吉林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吉林地质》2007年第1期39-44,54,共7页张艳玲 王凯红 任军丽 赵传杰 
本文结合吉林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介绍了PRB数据模型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室内,直至最终成果阶段的应用过程。充分体现了该项技术是集G IS、GPS、RS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地质工作重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 数字填图 PRB模型技术应用 野外数据采集 
延边明月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深源捕虏体和捕虏晶的发现及矿物化学被引量:2
《吉林地质》2005年第2期21-27,共7页王凯红 裴福萍 冯玉生 卢兴波 贾海明 
在延边地区明月沟盆地中侏罗世屯田营组火山岩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辉石岩捕虏体及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捕虏晶。单斜辉石相对富含A l2O3、F eO和T iO2,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成分相当。角闪石巨晶的成分明显不同于地幔橄榄岩...
关键词:中侏罗世 捕虏体和捕虏晶 矿物化学 壳幔过渡带 延边地区 
建立东北地区1:250万地质图数据库几点新突破被引量:3
《吉林地质》2004年第4期144-149,共6页张艳玲 石玉丽 王凯红 李海玉 胡红霞 
在地质内容方面:按照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中国地质年代表》,对东北地区年代地层、岩石地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订正了地层序列。以年代加岩性表示岩浆岩,并表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晶洞花岗岩体和蓝闪片岩带。在编图方法上:以中华人...
关键词:地质图 编图 花岗岩体 地层序列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地质年代表 东北地区 中国 新突破 
敦密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及演化被引量:19
《吉林地质》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王凯红 纪春华 王秀萍 
敦密断裂带是规模巨大、发育历史悠久、活动期次较多的区域性深大断裂。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又继承性活动。该断裂带的启动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白垩纪期间经历多次挤压、拉张及走滑运动,大规模左行平移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期,最新...
关键词:断裂带 拉张 期次 走滑运动 地质特征 中生代 中更新世 巨大 活动期 性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