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萍

作品数:9被引量:7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裂缝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四川盆地大邑构造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断块油气田》《石油地质与工程》《低渗透油气田》《岩性油气藏》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裂缝成因探讨被引量:9
《岩性油气藏》2012年第3期33-38,共6页王志萍 秦启荣 王保全 曾乙 李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编号:2008ZX05001)资助
根据野外调查、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在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裂缝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支运动晚期,在北西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平面"X"型剪切缝及少量的北东...
关键词:裂缝 成因 须家河组 大邑地区 四川盆地 
LZ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8
《岩性油气藏》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王志萍 秦启荣 苏培东 范晓丽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1)资助
LZ地区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控制了储层的储渗空间和井的产能。通过对LZ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对裂缝产状进行分期配套,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横张缝、剪切缝以及断层伴生缝和派生缝等构造成因裂缝。针...
关键词:裂缝综合预测 构造曲率法 古构造应力场 地震不连续性检测 四川盆地 
川西DY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布控制因素被引量:22
《断块油气田》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王志萍 秦启荣 王保全 柳智利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内外低孔渗砂岩裂缝型油气藏调研与典型油气藏解剖"(2008ZX05001)
川西DY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发育4种类型裂缝:构造缝、成岩缝、异常高压缝以及诱导层理缝,其中以高角度的平面"X"剪切缝为主。该区裂缝的发育分布受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性、岩层厚度以及流体压力等因素的控制。构造应力的方向和...
关键词:裂缝 控制因素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DY构造 
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类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及裂缝预澳
《低渗透油气田》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李虎 秦启荣 王志萍 向俊铭 樊兆亚 
以野外地质调查和岩心观察以及测井解释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十屋地区的裂缝类型和产状特征,结合十屋地区的主要构造形成期次以及相对应的应力场特征,较为全面地研究了裂缝发育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并通过古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对营城组储层...
关键词:营城组 裂缝类型 产状 构造运动 储层裂缝预测 
川西DY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有效性分析被引量:7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柳智利 秦启荣 王志萍 向俊铭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8ZX05001)
川西DY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是裂缝,对裂缝有效性的分析直接决定着储层评价的质量。在掌握研究区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描述的基本资料,根据裂缝有效性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有关裂缝有效性的新认识:一是构造强度和...
关键词:DY构造 须家河组 裂缝 有效性 现今地应力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的裂缝识别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向俊铭 秦启荣 李虎 王志萍 刘廷 
裂缝性油气藏研究中,裂缝识别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在详细对比分析了大邑构造的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之后,通过"双刻度法",即利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资料,再用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综合各种生产、动态资料,对大邑地区裂缝的常规...
关键词:大邑构造 裂缝识别 成像测井 常规测井 
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7
《岩性油气藏》2010年第B12期44-48,共5页宋文燕 秦启荣 苏培东 王志萍 甘学启 
通过岩心观察、地层倾角测井与成像测井数据分析,对十屋油田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性、岩层厚度以及埋藏深度。该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裂缝 发育与分布 控制因素 十屋油田 
大邑构造须二段储层裂缝预测被引量:13
《岩性油气藏》2010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李虎 秦启荣 王志萍 向俊铭 
通过分析大邑构造带的构造成因及动力来源,总结了该区构造演化模式。利用古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岩体的破裂程度进行预测,然后计算出该区岩体的破裂接近程度,并确定了岩体破裂程度与裂缝发育的关系以及裂缝发育级别,继而对...
关键词:裂缝预测 数值模拟 须二段 大邑构造 
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现状被引量:6
《断块油气田》2008年第4期5-7,共3页王志萍 秦启荣 
在对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断层垂向封闭性的形成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法。目前,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还不成熟,研究中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且许多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应该发展多角度、多学科...
关键词:断层 垂向封闭性 机理 研究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