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惠玉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高产旱地玉米旱地增产机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农业科学》《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在不同生态区的增产特性分析被引量:2
《山西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32-35,共4页贾炜珑 王淑芬 翁惠玉 高兰华 刘守渠 郭秀荣 
对隰县和太原两个不同生态区的旱地玉米双相覆盖增产特性及生态生理机制的探索表明,双相覆盖玉米均比当地对照增产,增产率隰县为40.64%,太原为14.48%。双相覆盖玉米在隰县比太原叶面积大,于物质积累多,叶片还原糖含量低,叶绿...
关键词:玉米 双相覆盖 增产特性 生态生理机制 旱地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在太原地区的增产效果与机理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1996年第3期82-86,共5页贾炜珑 翁惠玉 高兰华 郭秀荣 刘守渠 王淑芬 
玉米双相覆盖技术在太原生态区增产率为14.48%。具有苗期适宜增温促发、中期保墒促长的土壤环境效应。增产机理是: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增长,叶面积大,茎秆还原糖贮量多,干物质积累也多;具持续高强度灌浆特性。
关键词:玉米 双相覆盖 增产机理 旱地 太原地区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
《作物杂志》1996年第2期30-32,共3页王淑芬 高艮奎 贾炜珑 刘守渠 翁惠玉 高兰华 郭秀荣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王淑芬,高艮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农中心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临汾)贾炜珑,刘守渠,翁惠玉,高兰华,郭秀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隰县属晋西黄土高...
关键词:玉米 双相覆盖 栽培模式 旱地 
土壤肥水热状况与玉米根系及地上部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山西农业科学》1996年第1期42-46,共5页苏彩虹 翁惠玉 任平合 
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和浅施有机肥可以使玉米根长和根干重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的S型曲线发生改变,根系在土壤中上层的分布比例有所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向生殖器官转移较快,成熟期产量较高。研究发现,提高地温与玉米2叶期的干物质...
关键词:施肥深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根系 地上部 玉米 
乙烯利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被引量:6
《华北农学报》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翁惠玉 武宗信 
1989~1991年在山西省临猗县和太原两地,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施,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小麦旗叶刚伸出时喷施,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增产最多的是亩喷施20g有效成分乙烯利...
关键词:冬小麦 乙烯利 产量 施肥 
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被引量:7
《山西农业科学》1993年第3期58-65,共8页王淑芬 张名昌 翁惠玉 刘守渠 贾炜珑 郭秀荣 高兰华 王宏兵 
采用三种覆盖模式(二元覆盖模式、垄覆沟种模式、膜侧种植模式),研究了隰县试区旱塬地玉米同化产物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以二元覆盖种植方式最好,其亩产量为602kg,比对照增产10.14%;同化产物(干物质)积累至9月2...
关键词:旱区 覆盖 玉米 高产 生理 
玉米二元组合覆盖增产机理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6
《山西农业科学》1993年第3期45-51,共7页高银奎 侯跃生 陈奇恩 王淑芬 张名昌 翁惠玉 刘守渠 
二元组合覆盖玉米是用地膜和秸秆两种材料组合的一种全覆盖模式,它将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和秸秆覆盖的降温保墒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秸秆前期降温和地膜后期增温的弊端,具有明显的土壤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生态条件,...
关键词:玉米 二元组合 覆盖栽培 栽培 
小麦施用矮壮素防倒增产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1991年第6期5-6,共2页武宗信 翁惠玉 王宏兵 苏彩虹 
1989—1990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每亩喷30克矮壮素,缩短了第一、二节间的长度,株高降低,可防止或减缓倒伏,叶面积增大,叶功能期延长,干物质积累增加,穗粒数增多,千粒重提高,亩增产小麦25—64公斤,增产率7.7—21.8%。
关键词:小麦 倒伏 生长调节剂 矮壮素 防治 
浅施有机肥与玉米高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1989年第9期9-10,共2页翁惠玉 任平合 武宗信 苏彩虹 
1987年和1988年试验,同是垄覆沟种玉米,施肥深度为0-10厘米与施肥深度为0-20厘米相比,1988年拔节期0-30厘米土层根干重多36.4%,穗期多153.97—66.6%。1987年拔节期茎粗增加0.13厘米,叶面积大25.3%。1988年穗期株高增加26—29厘米,抽...
关键词:玉米 施肥 有机肥 浅施 高产 
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被引量:1
《华北农学报》1989年第1期60-67,共8页陈奇恩 翁惠玉 任平合 武宗信 苏彩虹 
棉花根系在耕层分布的位置与产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使侧根向上位移,表现在侧根原基发生离地表仅2—3厘米,较露地直播棉花上移1倍多.浅施有机肥0—10厘米的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84.5—87.5%,较深施的74.7%,高9.8—12.8%.1983...
关键词:棉花 有机肥 农田覆盖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