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平

作品数: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互联网GIS网络地震烈度地震灾情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震灾防御技术》《自然灾害学报》《中国科技成果》《地震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18期F0002-F0002,共1页帅向华 刘钦 姜立新 甄盟 胡素平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属于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南北地震带大震极灾区速判及灾情展布关键技术研究”(201108002)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的极新技术,研究多策略地快速获取互联网上各种地震...
关键词:地震灾情 互联网 展布 地图 系统 ARCENGINE SQLSERVER 行业信息 
基于互联网信息快速估计汶川地震有感范围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14年第4期1094-1105,共12页帅向华 胡素平 郑向向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204)资助
通过搜索和分析互联网上有关汶川地震的信息得出,汶川地震后3h为有感信息密集发布时段,信息总量为4 515条。分析信息的发布时间、地域和有感强度分布特征,对信息按照无感、有感和强有感进行分类,提取分布于199个地区的2 289条有感信息...
关键词:汶川地震 互联网 灾情获取 地震应急 地震有感范围 空间插值 GIS 
地震灾情网络媒体获取与处理模型被引量:17
《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第3期178-184,共7页帅向华 胡素平 刘钦 甄盟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2-04)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广泛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主动获取信息模型——基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以及实现技术的研究,并就其中涉及的网络搜索技术、文档摘要技术、文本信...
关键词:地震灾情 网络搜索 网页抽取 互联网 GIS 灾情获取 
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与地震烈度判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8
《震灾防御技术》2012年第4期420-430,共11页胡素平 帅向华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2-04);南北地震带大震极灾区速判及灾情展布关键技术研究--地震灾情网络;媒体获取与处理模型研究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丰富的地震灾情信息和准确的地震烈度图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信息获取的一种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构建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将互联网上非结构化的灾情...
关键词:互联网 地震灾情信息 灾情分类 地名提取 地震烈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