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有俊

作品数:30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酒泉市棉花试验站更多>>
发文主题:河西走廊棉花特早熟陆地棉特早熟棉铃虫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种子》《中国棉花》《中国种业》《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特早熟棉花新品种酒棉18号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15年第2期36-36,共1页詹有俊 杨涛 庄生仁 孙建船 张璇 任福成 李渊 杨军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302NKDF019)
酒棉18号是酒泉市棉花试验站选用早熟、高衣分的新陆早10号做母本,大铃、抗病的豫早1221为父本,三交父本是自育的早熟、高抗枯萎病、结铃性强的696。后代在枯萎病自然病圃内全程定向选育而成。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关键词:棉花新品种 高抗枯萎病 早熟陆地棉 结铃性 新陆早 着生节位 定向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 病圃 皮棉产量 
特早熟陆地棉熟性产量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被引量:13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1期118-121,共4页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李渊 张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编号:2010GAAS07)
应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F1、F2三个世代研究表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次之;单铃重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次之;衣分以显性效应为主,无加性效应,有微弱的上位性效应。生育期、霜...
关键词:特早熟 陆地棉 农艺经济性状 遗传相关 
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13号
《中国棉花》2012年第10期40-41,共2页詹有俊 孙建船 杨涛 任福成 庄生仁 张璇 李渊 杨军 
酒棉13号是酒泉市棉花试验站采用多亲本杂交回交转育的方法,后代在枯萎病圃内连续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具有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等特点。2011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甘审棉2011002。
关键词:特早熟陆地棉 酒泉市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回交转育 定向培育 试验站 甘肃省 
特早熟陆地棉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6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4期493-497,共5页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张璇 李渊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编号:2010GAAS07)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
关键词:特早熟 陆地棉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17号选育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12年第6期30-30,36,共2页詹有俊 杨涛 庄生仁 任福成 孙建船 李渊 张璇 杨军 
酒棉17号是选用抗黄萎病、优质、丰产的501做母本,用早熟、大铃、高衣分、抗枯萎病品种新陆早10号做父本,再用自育的早熟、抗枯萎病、优质、丰产的1255做父本进行第二次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内,连续强化选择,定向培育,具有早熟、...
关键词:特早熟陆地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抗枯萎病品种 选育 新陆早10号  抗黄萎病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棉花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11年第7期44-45,共2页杨涛 庄生仁 詹有俊 任福成 孙建船 杨军 张璇 李渊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独特、植棉历史悠久,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随着国家棉花政策的调整,栽培技术的完善,以及科技投入的增加,棉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
关键词:棉花主产区 河西走廊地区 甘肃省 产业现状 “十一五” 地理位置 科技投入 棉花产业 
新陆早24号在河西走廊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江西棉花》2011年第3期61-62,共2页孙建船 詹有俊 任福成 庄生仁 杨涛 张璇 杨军 李渊 龚彩霞 
2006年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从新疆康地公司引进新陆早24号(2005年通过新疆审定命名)进行示范种植,并参加2006~2007年度酒泉市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表现铃大,衣分高,纤维品质好,生长势强,但熟性偏晚。近年来,在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
关键词:河西走廊 栽培要点 种植表现 品种(系) 示范种植 区域试验 纤维品质 种植面积 
河西走廊棉区棉花黑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国棉花》2011年第5期35-35,共1页杨涛 庄生仁 詹有俊 任福成 孙建船 张璇 李渊 杨军 
棉花黑根腐病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新发生病害之一。该病于1996年首先在敦煌市转渠口、杨家桥、七里镇等发现;2006年在金塔县航天镇、高台县黑泉镇发现;2007年在玉门市柳湖乡发现;近年来,已遍及敦煌、金塔、玉门、高台等主要植棉县...
关键词:棉花产量 黑根腐病 河西走廊 发生与防治 棉区 敦煌市 金塔县 玉门市 
河西走廊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现状与方向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杨涛 詹有俊 庄生仁 任福成 孙建船 杨军 张璇 李渊 
结合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总结了近年来在抗黄病育种方面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河西走廊棉区 棉花 抗黄萎病育种 现状 方向 
甘肃省河西走廊棉花苗期根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11年第3期30-31,共2页杨涛 庄生仁 任福成 詹有俊 孙建船 杨军 张璇 李渊 
棉花苗期根病在全国各棉区发生非常普遍,其主要种类有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和猝倒病等。在河西走廊棉区,几种根病在各植棉县市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第2片真叶展开前。此期根茎幼嫩,抗病能力弱,特别是受地下害虫危害后形成伤口,...
关键词:棉花苗期 河西走廊 发生与防治 根病 甘肃省 抗病能力 害虫危害 病菌侵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