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栋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电光调制偏振光激光测距电控电光晶体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学学报》《光子学报》《中国激光》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电控径向滤波器的横向超分辨与轴向焦移被引量:3
《光子学报》2006年第10期1488-1492,共5页王吉明 刘立人 云茂金 赵栋 刘锡民 郎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177016);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02CCA03500)资助
提出一种光瞳滤波器来同时实现横向超分辨和轴向焦移效应的电控制.该光瞳滤波器由两偏光镜及包含有径向双折射元件的任意偏振态的电控旋光器组成.利用径向双折射元件对光偏振态的空间调制作用,结合旋光器对任意偏振态光的旋光作用,与两...
关键词:物理光学 径向滤波器 横向超分辨 焦移 电光调制 
基于光子数目比较的激光测距法被引量:10
《光学学报》2006年第7期1091-1096,共6页赵栋 刘立人 王吉明 郎海涛 潘卫清 刘锡民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激光测距方法。该方法避开了传统激光测距法中使用复杂辅助电子设备对脉冲计时或比较相位差的过程,而主要通过光学手段分析和提取待测距离信息,最终通过比较大量光子数目的方法求得待测距离。并利用单轴晶体的双折射和...
关键词:光学测量 激光测距 电光调制 双折射 全内双反射 光子统计 
电控径向双折射滤波器的横向超分辨与轴向扩展焦深被引量:5
《光学学报》2006年第6期903-908,共6页王吉明 刘立人 云茂金 赵栋 刘锡民 郎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177016);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02CCA03500)资助课题
提出利用电控径向双折射光瞳滤波器实现横向超分辨性能参量的调制与轴向扩展焦深。该光瞳滤波器由两个平行偏光镜,一个电光晶体与一个径向对称双折射晶体组成。分析了电光晶体与径向双折射元件对光偏振态的空间调制作用,通过控制电光晶...
关键词:信息光学 偏振态 电光调制 横向超分辨 扩展焦深 
发射和接收光束同时开关的激光测距法被引量:4
《中国激光》2006年第3期391-395,共5页赵栋 刘立人 王吉明 潘卫清 郎海涛 
采用同一电光器件对发射和接收光束同时开关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激光测距方法。光源发出的连续激光被待测目标反射后,往返两次通过光源端的电光晶体,在晶体上施加边沿急速变化的电压,利用其高速响应的开关特性,同时对往返光线产生影...
关键词:测量 激光测距 电光效应 双折射 全内双反射 
应用分割矩阵全局优化算法设计用于编码孔径成像的二维阵列
《光学学报》2006年第4期522-526,共5页郎海涛 刘立人 阳庆国 邓绍更 刘锡民 潘卫清 王吉明 赵栋 
二维编码阵列是编码孔径成像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决定着再现的层析图像的质量。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二维阵列既具有较高的量子收集率,又具有良好的层析成像特性。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分割矩阵(DIRECT)全局优化算法,设计二维阵列,该算...
关键词:成像系统 三维成像 编码孔径成像 全局优化 分割矩阵算法 二维阵列 
双折射晶体时域电光综合器
《光学学报》2006年第2期283-289,共7页王吉明 刘立人 刘德安 赵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177016);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02CCA03500)资助课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光双折射网络实现的光波波形综合器。该综合器由偏振器、多块具有电光效应的双折射晶体和补偿器组成,输入余弦信号,组成一多级电光双折射网络。利用琼斯理论对该综合器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扩展傅里叶级数系数正向对比法...
关键词:光电子学 电光综合器 偏振干涉 扩展傅里叶级数系数对比法 波形 
星间激光通讯中的精跟踪研究被引量:7
《物理学报》2005年第11期5149-5156,共8页刘锡民 刘立人 孙建锋 郎海涛 潘卫清 赵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的课题.~~
星间激光通讯中,精跟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精密偏转镜(FSM)是精跟踪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基于光学矢量反射定律,推导得到了FSM的精确光学特性,这一特性为精跟踪控制系统提供了精确的理论依据.设计了基于FSM精确光学特性的精跟踪控...
关键词:星间激光通讯 精跟踪 精密偏转镜(FSM) 超分辨 光瞳滤波器 光通讯 精跟踪 跟踪控制系统 跟踪系统 光学特性 光瞳滤波器 点扩散函数 FSM 反射定律 
星间光通信中的APT技术及其控制系统被引量:4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第3期2-6,共5页刘锡民 刘立人 郎海涛 潘卫清 赵栋 
APT(AcquisitionPointingandTracking)技术是星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该技术中的扫描、捕获、指向、跟踪过程及其控制系统。重点论述了实现跟踪的困难性,相应地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扰动抑制控制系统。
关键词:星间光通信 控制系统 PT技术 关键技术 扰动抑制 APT and 跟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