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薇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历史命运意识形态领域党建工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学刊》《学习论坛》《社会科学论坛》《科学社会主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研究
《学习论坛》2008年第5期8-11,共4页金丽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又不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处于特定的发展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索过程 特征 
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轨迹
《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177-182,共6页金丽薇 刘海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了对政权理论的探索。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孕育时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走出苏维埃模式,提出“国防政府”主张、“人民共和国”思想和“民主共和国”方案,标志着...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 孕育 形成 丰富发展 历史命运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金丽薇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观点。四个层次即:本质——特征——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社会功能角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结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特征,从社会模式角度...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空观” “发展观” 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 社会模式 
邓小平的理论观
《领导之友》2004年第4期10-12,共3页金丽薇 
邓小平的理论观,是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邓小平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是与他长期形成的科学开放的理论观分不开的。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理论观,这...
关键词:邓小平 理论观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探索与求是》2003年第Z2期14-15,共2页金丽薇 
十六大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角度,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三句话的根本要求,这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
关键词:坚强领导核心 理论与实践 党的建设 第三代领导集体 社会经济成分 理论品质 全国政权 脱离群众 国内形势 人民群众 
党80年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阶级基础
《内部文稿》2001年第12期6-8,共3页金丽薇 
一、建党80年的认识和实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对党的阶级性这一原则问题的认识在党创立时期是没有分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建工作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领导之友》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金丽薇 
关键词:党的群众基础 党的阶级基础 江泽民同志 工人阶级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 重要思想 实践问题 经济发展 扩大 “三个代表” 
对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再思考
《理论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5期7-11,共5页赵东立 金丽薇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选择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毛泽东 “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主义 
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社会科学论坛》1997年第4期53-54,共2页金丽薇 程瑞山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 一、群众自治组织:农村...
关键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自治组织 新思路 村两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创造力 农民群众 农村干群关系 理事会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9期19-20,共2页金丽薇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 生产力 两极分化 邓小平 南巡讲话 按劳分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