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生学

作品数:23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拉分盆地地震海原断裂带海原断裂磁性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第四纪研究》《地震工程学报》《中国科技成果》《地震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津市平原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关系
《华南地震》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易文星 李安 雷生学 郭长辉 原浩东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E2022A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4202)联合资助。
天津市位于渤海湾区,土层以细颗粒物为主,易发生地基失效和不均匀沉降的地震地质问题。利用天津市平原地区积累的钻孔剪切波速资料,定性分析了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分别对天津市平原区不同沉积区域的粘土、粉土、中细砂三种土类...
关键词:剪切波速 土层埋深 拟合公式 统计回归 
用自然电位估算地铁干扰大小——以天津塘沽地震台为例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5期107-117,共11页刘建波 雷生学 张明东 刘文兵 刘金城 马义山 
天津市地震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b202301);“天津及周边地区地震风险预测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地铁杂散电流会导致地表电位发生变化并引发危害,其大小与轨道绝缘情况、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有关,难以直接测量。基于自然电位不仅是地下介质电导率分布的响应也是场源(电流源)反应的特性,利用“轨道—大地”模型,计算最近地面线路单列...
关键词:自然电位 地铁杂散电流 电位变化 
1976年天津宁河M_(S)6.9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3期755-767,共13页雷生学 刘建波 Ray-James Weldon 刘双庆 邱虎 宋田 王晓山 赵士达 闫成国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9JCYBJC22700);中国国家留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004190017)共同资助。
1976年宁河M_(S)6.9地震,是天津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唐山地震的第二大余震,对当地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虽已过去40多年,但是宁河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尚未形成清晰统一的认识。华北地区人口稠密...
关键词:宁河地震 唐山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付庄-高庄断裂 蓟运河断裂 唐山断裂带 
数据跟踪分析平台在天津洞体形变观测异常核实中的运用被引量:1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2期83-84,共2页李颖楠 胡雪琪 徐诚 姜海 雷生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天津洞体形变数据跟踪分析在异常核实中的应用及规范化研究”(3JH-2021003)。
本文结合实例对数据跟踪分析平台在天津洞体形变观测异常核实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介绍数据跟踪分析平台各项功能以及用户群体情况,同时反映出现阶段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不足,建议数据分析人员加大对平台利用率,将平台提供...
关键词:数据跟踪分析平台 洞体形变 异常核实 
岩体完整性对载荷干扰定量分析的影响——以天津小辛庄应变为例被引量:3
《地震地质》2021年第6期1600-1613,共14页雷生学 刘建波 闫伟 宋田 李昊 李恩健 朱冰清 李颖楠 
天津市自然基金(19JCYBJC22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502-05);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04190017)共同资助。
定点形变观测是监测地壳形变和捕捉地震前兆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定点形变的日常观测中,经常碰到各种“载荷干扰”,然而,在定量分析此类干扰的影响时,不少研究没有考虑具体场地岩体的完整(破碎)程度,简单地采用了通用的“...
关键词:形变观测 载荷干扰 岩体完整性指数 弹性模量 节理统计 体积节理数 
海原断裂干盐池拉分盆地中央断层的形成机制探讨
《地震地质》2021年第1期36-52,共17页雷生学 冉勇康 李彦宝 李海鸥 高也 郭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214);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2004190017,201504190011);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9JCYBJC22700)共同资助。
拉分盆地内部的"对角线式中央断层",不仅在拉分盆地的消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大地震的发生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研究其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与拉分盆地相比,专门针对中央断层的研究较少,制约了人们对拉分盆地乃至走滑断裂...
关键词:不对称拉分盆地 对角线式中央断层 翻转背斜 截弯取直 生长地层 海原断裂 
2017年11月韩国浦项M_W5.5地震:可能为一次诱发地震
《世界地震译丛》2019年第6期524-529,共6页F.Grigolil S.Cesca A.P.Rinaldi A.Manconi J.A.López-Comino J.F.Clinton R.Westaway C.Cauzzi T.Dahm S.Wiemer 雷生学(译) 王伟(译) 蔡明刚(校) 
天津市地震局2018年局重点项目(zd201808)资助
2017年11月发生在韩国东南的浦项市MW5.5地震,是过去一个世纪里韩国境内最大、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距增强型地热发电厂非常近,在地震前两年期间该地热厂内的高压注水活动比较频繁,这意味着该地震有可能是人为诱发地震。本文...
关键词:诱发地震 浦项 韩国 地热发电厂 大地测量数据 地震危险性 高压注水 几何分布 
评估2017年韩国浦项M_W5.4地震是否为诱发地震
《世界地震译丛》2019年第6期530-535,共6页K.-H.Kim J.-H.Ree Y.H.Kim S.Kim S.Y.Kang W.Seo 雷生学(译) 王伟(译) 蔡明刚(校) 
天津市地震局2018年局重点项目(zd201808)资助
2017年矩震级MW5.4的浦项地震,是韩国自1905年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其发生在浦项地热发电厂之下。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显示,浦项地震是由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向地下注水所诱发的,水被直接注入到地下一条应力接近临界状态的断...
关键词:诱发地震 浦项 韩国 评估 地热发电厂 数据显示 地球物理 地热系统 
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4期40-41,共2页雷生学 
约50—60 Ma 前,欧亚板块与印度次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崛起,成为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为醒目的构造事件,对东亚的构造和气候格局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周缘及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大型走滑断裂带,其长...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海原断裂带 干盐池拉分盆地 磁性地层 左旋走滑运动 
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演化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18年第5期1072-1085,共14页雷生学 冉勇康 李彦宝 徐良鑫 郭巍 谢静博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72214);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504190011)共同资助。
干盐池拉分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海原断裂带内最大的拉分盆地,对揭示青藏高原NE向生长、海原断裂的运动变形及古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人主要开展了区域地质填图和古地震方面的研究,而该盆地的地层、年龄、形成演化等皆不清楚。...
关键词:干盐池拉分盆地 沉积相 磁化率 盆地演化 海原断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