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新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锅炉炉拱火床炉消烟层燃炉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锅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顶置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的推出及其应用性分析
《能源技术》2001年第1期24-26,29,共4页黄祥新 潘德荣 
根据城市供热的新特点 ,针对传统的常压锅炉供热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时存在的安全性差和水循环能耗随楼层高度的增高而急剧增加的问题 ,在充分利用锅炉烧油或烧气的有利条件下 ,推出了“顶置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这种新供热系统与...
关键词:顶置 常压热水锅炉 供热系统 应用性分析 
利用前置低速循环床降低沸腾炉飞灰带走损失的探讨
《工业锅炉》2000年第4期18-21,30,共5页黄祥新 俞建洪 张永照 温龙 张建民 惠世恩 
提出前置低速循环沸腾床的结构设想 ,并进行了冷模空气动力试验 ,证实此带前置分床的沸腾炉在空气动力上是容易实现的 ;并有理由认为它对于降低沸腾炉的最大热损失——飞灰带走损失是有效的 ;其可能发生的问题按照我国目前的沸腾炉运行...
关键词:沸腾炉 前置低速循环床 飞灰带走损失 
层燃炉中的推迟配风法及空气二次利用原理被引量:4
《工业锅炉》1999年第4期33-35,共3页黄祥新 
推迟配风法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层燃炉配风法,它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空气二次利用,从而降低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其燃烧学上“烧中间、促两头”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炉渣含碳量。另外,它还能相当大量地减小飞灰的带出量。
关键词:层燃炉 推迟配风法 空气二次利用 锅炉 
层燃炉中的“微爆燃”现象及其与炉拱的关系——炉拱理论的新进展被引量:4
《工业锅炉》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黄祥新 
根据层燃炉冒正压的程度与燃煤挥发分含量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判定炉膛空间内未燃可燃气的“微爆燃”是一种未被发现的导致冒正压的原因。通过分析和验证“微爆燃”的机理及其与炉拱几何特性的关系,提出了消除微爆的各种方法。
关键词:层燃炉 微爆燃 炉拱 冒正压 锅炉运行 
移动火床炉消烟炉拱结构研究
《工业锅炉》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缪正清 宋建彪 黄祥新 
分析了移动火床炉在燃烧高挥发份气煤时严重冒黑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型炉拱结构,并对此进行了消烟机理的分析,实炉考核表明,这种拱型具有良好的消烟效果。
关键词:环境保护 火床炉 炉拱 消烟 锅炉 
多末煤的筛分分层燃烧
《工业锅炉》1997年第1期30-30,共1页黄祥新 
关键词:燃煤锅炉 筛分 分层燃烧 多末煤 
火床炉炉膛内压差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动力工程》1996年第6期8-13,共6页缪正清 黄祥新 
对高覆盖率炉拱所在的火床炉炉膛内压差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设计关系式,并将按此关系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从而为炉拱设计、炉拱改造以及炉膛出口负压的设计和校核提供了简明实用的计算式。
关键词:火床炉 炉膛内 压差特性 锅炉 
火床炉后拱区传热及其对火床燃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工业锅炉》1996年第4期18-24,共7页缪正清 黄祥新 杨东 余国强 黄剑文 
通过建立后拱区传热物理模型,对火床炉后拱区传热问题进行了探讨。对4t/h快装炉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加长型后拱在强化火床燃烧和燃尽方面具有确切的优良特性。
关键词:火床炉 后拱区 传热 燃烧 锅炉 
火床炉前拱区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动力工程》1996年第3期26-32,共7页缪正清 黄祥新 
火床锅炉燃烧高挥发份烟煤和气煤时严重冒黑烟是由于前拱区混合不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发新的炉拱结构。该文作者从拱区流动特性方面对不同前拱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带预燃室的消烟前拱结构,通过试验归纳...
关键词:火床炉 前拱区 流动特性 试验 锅炉 
移动火床炉消烟炉拱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2
《动力工程》1996年第2期40-46,共7页缪正清 黄祥新 
火床炉冒黑烟是一个混合不良问题,而混合的关键在于炉拱。对移动火床炉拱区气体混合特性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拱型条件下拱区气体的混合性能,证明由M形前拱和高覆盖率后拱组成的拱组具有最佳的混合性能。最后,给出了一个...
关键词:火床炉 炉拱 消烟 模拟 燃煤锅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