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妹

作品数:25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高产高产水稻生育期籼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农业科学》《杂交水稻》《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江苏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动态株型结构研究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5-9,共5页陈友订 万邦惠 张旭 黄农荣 黄秋妹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2KB64804N);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0501)
对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苗期、分蘖盛期、第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株型结构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粤杂122与对照培杂67比较,生育前、中期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现秧苗素质好,植株生长迅速,出叶速度快,分蘖优势强,功能叶...
关键词:两系法 超级杂交稻 粤杂122 株型结构 
华南超级稻秧苗耐冷性研究初报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第5期13-16,共4页陈友订 黄农荣 黄秋妹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2KB04804N)
利用人工气候模拟低温胁迫生态条件,观察了现时华南地区生产上应用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培杂67、粤杂122和三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丰优428、泗优998,以及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胜泰1号的秧苗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
关键词:水稻 超级稻 秧苗 耐冷性 低温胁迫 
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被引量:9
《广东农业科学》2003年第5期2-4,共3页周汉钦 何昆明 潘大建 范芝兰 吴惟瑞 陈顺佳 黄秋妹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A20103)
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处理长丝占,经多代选择育成优质高产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该品种品质优,食味佳,既香又软,商品价格高,适宜作商品粮种植。出糙率81.6%,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2.4%,垩白粒率19.0%,垩白度4.8%,直链淀粉含量19.77%...
关键词:香稻 粤航1号品种 空间诱变育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几个两系法高产杂交组合的光能利用率初探被引量:8
《杂交水稻》2000年第5期37-40,共4页陈友订 黄秋妹 黄农荣 刘彦卓 梁祖扬 张旭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990 5 0 1 )
:1 998年早、晚季 ,在广州测算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培矮 6 4S/E32、培矮 6 4S/931 1、粤杂 1 2 2和常规优质高产品种粤香占和高产品种特三矮 2号的光能利用率。结果显示 :早季稻的平均光能利用率为 0 .996 %±0 .0 5 9% ,晚季稻为 ...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光能利用率 杂交组合 
太空诱变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被引量:2
《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第2期2-3,共2页何昆明 吴惟瑞 陈顺佳 黄秋妹 潘大建 刘雪贞 
利用返地式卫星搭载特青 2号、特三矮、长丝占等水稻品种进行太空诱变处理 ,结果显示 ,粒形椭圆、米质三级的特青 2号和特三矮突变产生了粒形细长、米质一级、综合性状好的材料 ;粒形细长、米质优的长丝占后代 ,出现了结实率比原种高并...
关键词:太空诱变 水稻 育种 优质 高产 
晚季不同类型高产水稻品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初报被引量:17
《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第1期2-4,共3页刘彦卓 黄农荣 黄秋妹 陈钊明 刘斌 梁祖扬 邱润恒 张旭 
对5个高产水稻品种(组合)营养生长后期到籽粒完熟共8个生育期的顶叶饱和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顶叶饱和光合速率均在营养生长期或幼穗分化早期时最大,而在经济器官形成的中后期和经济器官充实期则不同程度地下降;在经济...
关键词:水稻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生育期 品种 产量 
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被引量: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年第S1期1-7,共7页张旭 刘彦卓 黄秋妹 黄农荣 邱润恒 梁祖杨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调查了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宽度、叶绿素含量和干物重等项指标,以及地下部分的发根力和根系活力情况。结果显示:在华南地区冷害发生较轻、秧苗生长基本正常的生态条件下,两系法杂...
关键词:高产水稻 秧苗 生育特性 
高产水稻幼苗耐冷性被引量: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年第S1期8-14,共7页张旭 黄农荣 邱润恒 梁祖杨 黄秋妹 刘彦卓 
1998年早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人工气候箱内对5个不同类型的高产水稻幼苗作耐冷性比较,结果表明两系法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耐冷性最强,培矮64s/9311次之;两系法杂交稻组合粤杂122和常规水稻品种粤香占、特三矮2号耐冷性稍差。
关键词:高产水稻 秧苗耐冷性 人工气候箱 
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被引量: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年第S1期15-22,共8页张旭 黄秋妹 黄农荣 刘彦卓 邱润恒 梁祖杨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差异,结果认为:两系法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其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以前的植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LAI)比常规稻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
关键词:高产 早籼稻 群体动态结构 叶面积指数 
高产早籼稻产量构成因素初析被引量:2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年第S1期23-29,共7页张旭 黄农荣 黄秋妹 刘彦卓 邱润恒 梁祖杨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3个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和2个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初步认为: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E32的产量最高,它单穗湿重和穗长亦最大,分别达5.42g和24.7cm;而常规稻品种粤香占亩有效穗数最高和谷/秆比值最大,分别...
关键词:高产 籼稻 产量构成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