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红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性状青贮玉米收获期生育时期植株体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农民》《现代农业科技》《湖北植保》《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纱网稻”模式中优质稻品种及有机肥用量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5期13-17,共5页杨兴柏 赵中来 罗春霞 甘国平 龙永红 常风华 王元珍 周爱蓉 贺小芹 李庆 刘义军 罗琳玲 刘静华 刘伟 
为了完善大棚西瓜—水稻轮作模式中“纱网稻”有机栽培技术,2021年在覆盖防虫网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水稻品种与有机肥用量双因素试验,其中,品种因素设8个水平、有机肥用量因素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以有机肥施用量为3000 kg/hm^...
关键词:“纱网稻” 优质稻品种 有机肥 用量 双因素试验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湖北植保》2022年第4期16-17,共2页陈雁 龙永红 王艾鸿 陈金秀 卢修峰 车家琼 
本文对2021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发病程度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不同,早发重发田条锈病病指高,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大。
关键词:条锈病 发病时间 病情指数 为害损失 调查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探索
《新农民》2021年第12期7-7,共1页龙永红 
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和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4G网络全面覆盖,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伙伴,随着5G技术的逐步推广,人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世界。互联网在将世界变小的同时,也在将人们的视野变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农业经济 发展探索 
荆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2期244-245,共2页刘菊 曾德斌 罗琳玲 龙永红 潘典进 
本文分析了荆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的3个突破口,一是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和水资源问题;二是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加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再生资源转化利用途径。通过这些措施,以...
关键词:现代农业 制约因素 突破口 湖北荆门 
水稻荃优丝苗特征特性以及在湖北省沙洋县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S02期92-93,98,共3页周熙瑞 郑应莉 龙永红 杨雪 林开兵 何强 潘典进 
荃优丝苗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荃9311A与五山丝苗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中下游和南方3省(自治区)的水稻品种审定,具有广泛的推广应...
关键词: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 荃优丝苗 性状 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和生育时期植株体的营养品质分析被引量:24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5期85-87,95,共4页曾德斌 王军民 吴向阳 韩秀秀 龙永红 李旭春 张英 潘典进 
荆门市科技计划项目(YFZD2016019)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试验检测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中,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208两个品种品质较好。抽雄吐穗至黄熟期进行分期收获,综合考虑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以及生物学产量和主要营养质量的最大化,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抽...
关键词:青贮玉米 品种 品质 收获期 
夏大豆不同密度与一穴多苗试验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11期2736-2738,共3页潘典进 龚元春 郑文楼 黄春祥 龙永红 胡晓燕 钟贤红 涂勇 
荆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YFZD2015025)
于南方丘陵稻田麦后茬选用夏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新品种兴豆1号进行不同栽培密度和穴苗数试验,设密度水平和等穴异苗(每穴1~3苗)、等苗异穴各3个处理,共9个处理,考察各处理对夏大豆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
关键词:夏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 栽培密度 穴苗数 产量 
超级稻2种栽培方式示范产量等性状比较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4期16-18,共3页潘典进 罗传贵 周家华 刘丰国 袁建国 詹红菊 潘琴 龙永红 钟贤红 代传举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
关键词:超级稻 示范栽培 性状 产量 
油菜精量直播栽培几个技术问题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4期784-787,共4页潘典进 周江霞 罗传贵 杨玲丹 龙永红 王军华 钟贤红 郑文楼 
通过以单位面积播种粒数确定播种量的方法,进行了几个不同来源或类型油菜品种(组合)混播以及不同播种量的栽培试验,得出成苗率(P)经验值为47.97%~55.71%和单位面积精确播种量计算公式为W=N(收获株数)×G(千粒重)÷P(成苗率)÷1 000,供...
关键词:油菜 精量直播 混播栽培 成苗率 播种量 
籼型杂交稻八个行向栽培试验初报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4期41-43,共3页潘典进 高圣良 罗传贵 刘丰国 詹红菊 袁建国 杨玲丹 潘琴 王军华 龙永红 黄春祥 龚元春 袁三洋 
通过改变栽培方向及优化种植行距能够提高籼型杂交稻的光合效率。以气象学风向类型为依据,设22.5°间距、4类8个行向处理,并配以宽窄组合行距为基础,得出本地水稻栽培优化行子为"二顺一组",即行向午时顺光、生长期全程顺风的南偏西或近...
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 栽培行向 光合效率 抗病性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